湖南省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语文8月月考(一)试题古诗鉴赏详解:苏辙《次韵子瞻新城道中》.docxVIP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语文8月月考(一)试题古诗鉴赏详解:苏辙《次韵子瞻新城道中》.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真题呈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次韵子瞻新城道中①

苏辙

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

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

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

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

???[注]子瞻新城道中:苏轼因厌弃朝廷党争而请求外调杭州,在出巡杭州西南新城途中有感而发,写下《新城道中》。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包含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少人行”,可以看出,晚春独行心中略显寂寞。

B.同野农分食的随性之举和尉卒敲钲的热闹之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郊游洒脱的氛围。

C.晚春闲花将要凋零,而香气仍存,只是杯中浊酒让诗人本还愉悦的心情平添一份烦闷。

D.诗中多种感官交织,自然风景与田园生活融合,诗人最终形成“犹觉胜”的整体印象。

16.苏轼在《新城道中》发出“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的感慨,苏辙在本诗中对此作了回应,请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D

【解析】此题重在考查考生对诗歌字面义及相关内容的把握能力。A.对“少人行”的解读有误,不是略显寂寞,而是表现一种清静、清幽。B.“尉卒敲钲的热闹之声……洒脱……”错误,从“嫌”字可见,“闹”并非热闹,而是喧闹,是对清静自在的破坏。C.“烦闷”错误,“厌”并非厌烦、烦闷之意,而是满足之意。颈联两句表达的意思是:花虽开尽,但花香犹在;酒虽未清,但令人满足。

16.

①苏轼的感慨表明他已厌弃官场,(1分)而动了归隐田园之心。(1分)

②苏辙对比叙写田野清幽自在之景与尉卒喧闹之声(1分),来坚定苏轼远离人间歧路即官场争斗而回归田耕的信念。(1分)

③尾联苏辙追问苏轼何日归耕,(1分)期盼兄长早日回归田园。(1分)

【解析】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译文]

???春深时节溪边道路行人稀少,时常听到田间农具劳作的声音。饥饿时向乡村农民讨要食物,厌烦迎接时尉卒敲响金钲的喧闹声。野花全部开败香气依旧留存,买来的白酒还未滤清。这种滋味即便暂时体验也觉得美好,询问兄长何时能归耕田园。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田园诗。描绘了春深时节宁静的田园景象,展现了农人的淳朴与官吏的不同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兄长归田的期待。

??“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首联开篇点明时节和环境。“春深”指出时间,此时春意正浓。“溪路少人行”描绘出一条溪边的道路,行人稀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时听田间耒耜声”则打破这份宁静,诗人不时能听到田间传来的农具劳作声,以动衬静,生动地展现出田园生活的气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日的乡村田野之中,感受到田园的质朴与宁静。

??“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颔联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来展现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氛围。“饥就野农分饷黍”描述诗人在饥饿时,向田野中的农人求助,农人热情地分给他黍米作为食物,体现了农人的淳朴善良和热情好客。“迎嫌尉卒闹金钲”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当有官员到来时,尉卒们敲锣打鼓,喧闹异常,诗人对此感到厌烦,侧面反映出官吏出行的声势浩大与浮夸,突出了农人的质朴和官场的浮华。

??“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压未清”:颈联从视觉和味觉的角度,进一步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闲花开尽香仍在”描写野花虽然已经凋谢,但香气依然弥漫在空中,展现出自然生命的延续和美好,即使花朵凋零,其香气仍能给人带来愉悦。“白酒沽来压未清”写诗人买来的白酒,还未经过充分压榨过滤,显得浑浊,但这丝毫不影响诗人对它的喜爱,体现了乡村生活中简单、质朴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真实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尾联直抒胸臆。“此味暂时犹觉胜”总结了前面所描述的田园生活的美好感受,诗人认为这种田园生活的滋味即使只是短暂体验,也觉得十分美好。“问兄何日便归耕”则将情感延伸到对兄长苏轼的期待上,诗人希望兄长能早日归田,一起享受这种质朴的田园生活,既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谊。

??这首诗由苏辙创作于熙宁六年(1073)二月。当时苏轼作为杭州通判,肩负视察杭州属县的职责,在从富阳前往新城的行程中,苏轼有所感怀并创作了相关诗作。苏辙则以次韵的方式,依据苏轼诗作的韵脚和格律进行唱和。在这次经历中,苏辙与苏轼一同感受了旅途的见闻,面对沿途的田园风光、农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官场的相关事务,苏辙借诗歌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对官场现象的思考以及对兄弟归田团聚的期待,完成了这首《次韵子瞻新城道中》。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