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股骨髁上骨折护理查房记录
一、疾病介绍
股骨髁上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远端,靠近股骨髁(膝关节上方)的骨折,通常位于股骨髁上2-4厘米范围内。该部位是股骨远端的重要力学结构区域,骨折后易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且由于此处血液循环相对丰富,若治疗和护理不当,可能出现骨折愈合延迟、膝关节僵硬、感染等并发症。此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如车祸、高处坠落等,也可因老年人骨质疏松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如牵引、石膏固定)和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护理过程中需重点关注骨折愈合情况、肢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预防。
二、病史简介
患者张某,男性,45岁,于2025年7月1日因“车祸致左大腿下段疼痛、活动受限2小时”入院。患者入院前2小时遭遇车祸,被汽车撞倒,左大腿下段受到直接撞击,当即出现左大腿下段剧烈疼痛,伴活动受限,无法站立及行走,无昏迷、呕吐,无胸腹部疼痛等不适。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左大腿下段明显肿胀、畸形,局部压痛(+),叩击痛(+),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左膝关节活动受限,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左足感觉、运动正常。
辅助检查:X线片示左股骨髁上可见横形骨折线,骨折断端移位明显。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6.5×10?/L,红细胞计数4.5×1012/L,血红蛋白130g/L,血小板计数200×10?/L,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
三、护理评估
(一)一般状况
患者张某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尚可,营养状况良好,能正常进食。体温36.6℃,脉搏78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18/78mmHg,生命体征平稳。
(二)局部情况
左大腿下段仍有轻度肿胀,较入院时明显减轻,皮肤颜色正常,无张力性水疱。局部压痛较前缓解,无骨擦感及异常活动。左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固定,未出现明显畸形。左足背动脉搏动有力,与右侧对称,左足皮肤温度正常,感觉、运动功能良好,末梢血液循环正常。
(三)疼痛评估
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患者当前疼痛评分为2分,较入院时(疼痛评分为6分)明显缓解,疼痛主要表现为活动时轻微胀痛,休息时无明显疼痛。
(四)心理状态
患者对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担忧,担心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不佳,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但通过医护人员的健康宣教,患者情绪基本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五)治疗情况
患者于2025年7月2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股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返回病房,遵医嘱给予预防感染、止血、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术后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无渗血、渗液。
四、护理问题
疼痛:与骨折及手术创伤有关,患者活动时仍有轻微胀痛。
肢体肿胀:与骨折及手术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左大腿下段仍有轻度肿胀。
潜在并发症:包括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膝关节僵硬、骨折愈合延迟等。
知识缺乏:患者对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注意事项及疾病预后了解不足。
焦虑:与担心疾病恢复情况、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有关。
五、护理措施
(一)疼痛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定期采用NRS评分法评估疼痛情况,及时记录。
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避免骨折部位受压或扭曲,减少疼痛刺激。
对于活动时出现的轻微疼痛,可通过听音乐、聊天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疼痛。若疼痛评分超过3分,及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二)肢体肿胀护理
抬高左下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厘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观察左下肢肿胀情况,每日测量左大腿下段周径,并与健侧对比,记录肿胀变化。
指导患者进行左足踝的主动屈伸运动,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避免在左下肢进行静脉穿刺,防止加重局部肿胀和损伤。
(三)并发症预防护理
感染预防: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异常及时更换敷料。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主动翻身、踝泵运动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密切观察患者下肢有无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及浅静脉怒张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表现,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膝关节僵硬预防:在骨折固定稳定的情况下,指导患者逐步进行膝关节的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如膝关节的屈伸运动,避免关节粘连和僵硬。锻炼时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
骨折愈合延迟预防: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增加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