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武胜县2018高考历史(下期)选练题(2)及答案.docVIP

四川武胜县2018高考历史(下期)选练题(2)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武胜县2018高考历史(下期)选练题(2)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15·江苏单科,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答案】C

【解析】西汉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与“武帝时”相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表明为统治者服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汉武帝时,已改变道家的无为思想,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赋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2015·重庆文综,2)安史之乱(755~763年)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 B.孟浩然 C.杜甫 D.白居易

【答案】C

【解析】题干中诗歌“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亲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变,他用诗歌深刻地反映这个急剧变化时期的社会现实,故C项正确。杜牧、白居易均是晚唐诗人,生活在安史之乱后;孟浩然属于盛唐诗人,生活在安史之乱前,这些与题干中“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不符,故A、B、D项错误。

3、(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右侧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答案】C

4、(2015·天津文综,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答案】A

【解析】“14~15世纪”“意大利”“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研读古罗马作品”等信息说明,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理念是人文主义,故选A。学生研读基督教作品不能等同于宗教制约教育的发展,排除B;题干材料看不出教育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排除C;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文艺复兴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排除D。

5、勤奋和善于钻研是牛顿的性格,有人对他在大学时代取得的某项成就评价时说,“即使牛顿没有别的成就,仅这个也足以使他在科学史上留下不朽之名”。该人所评价的牛顿的成就是()

A.提出二项式定理 B.制成折射望远镜

C.发现天体运行规律 D.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A

解析大学时代的牛顿,提出了数学上的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初步解决方法。

6.(2017河南高考诊断A卷,32)《十二铜表法》对侵权纠纷既采用罚金又保存同态复仇。公元前3世纪《阿奎利亚法》则规定:“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者,应对其所有人赔偿被害物于杀害前一年内与最高价额相当的金额。”上述变化反映了罗马法()

A.打击侵权行为,体现法治文明

B.保护平民利益,注重按律判决

C.维护私有财产,主张惩罚报复

D.尊重基本人权,强调轻罪轻罚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材料强调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出法治精神,故A项正确;罗马法注重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阿奎利亚法》中的规定维护了私有财产但主张通过合法方式解决而非报复,故C项错误;材料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未体现对奴隶人权的维护,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代时,中央的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改长官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下设治书御史2人为副;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共12人,专执掌外出巡察。唐初,中央设御史台,由正三品御史大夫为台长,设正四品御史中丞2人为辅佐。御史台的职权是“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唐六典》卷十三)。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属之,“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殿院,殿中侍御史属之,“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察院,监察御史属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同前)。唐初全国分为10个监察区,称10道(后增为15道),每道设监察御史1人(先后称为按察史、采访处置使、观察处置使等),专门巡回按察所属州县。

材料二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并明确规定

文档评论(0)

yc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