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播音主持人考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考核(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普通话上声(第三声)的调值为:
A.55
B.35
C.214
D.51
答案:C
解析:普通话四声调值分别为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上声是降升调,调值214。
2.下列词语中“不”变调正确的是:
A.不(bú)行
B.不(bú)是
C.不(bù)来
D.不(bù)看
答案:B
解析:“不”在去声前变阳平(bú),“不行”(xíng,阳平)中“不”读去声(bù);“不是”(shì,去声)中“不”变阳平(bú);“不来”(lái,阳平)、“不看”(kàn,去声)需注意“不”在非去声前读去声(bù),但“不看”实际变调为búkàn,此处选项B更典型。
3.播音主持中“内在语”的核心作用是:
A.丰富声音色彩
B.明确语句关系
C.揭示语句本质含义
D.增强情感表达
答案:C
解析:内在语是稿件文字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是联系语言表层和深层的桥梁,核心作用是揭示本质含义。
4.《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规定,主持人不得:
A.参与公益广告录制
B.使用网络流行语
C.以个人名义承揽广告
D.在节目中提及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
答案:C
解析:准则明确禁止主持人以个人名义承揽或推荐广告、充当广告代言人,公益广告和规范使用网络语言不在禁止范围内。
5.新闻播音中“播讲式”与“宣读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A.语速快慢
B.情感浓度
C.语言流畅度
D.与受众的交流感
答案:D
解析:宣读式更强调严肃、规范,接近“念文件”;播讲式注重与受众的平等交流,语言更口语化、有对象感。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儿化音的作用仅在于区分词义()
答案:×
解析:儿化音还可表示细小、亲切等情感色彩,如“花骨朵儿”比“花骨朵”更显小巧。
2.口腔控制的“提颧肌”会导致表情僵硬,播音时应避免()
答案:×
解析:提颧肌是打开口腔、形成积极状态的关键,适度提颧肌能让声音更明亮,与表情自然不冲突。
3.即兴评述中,“先亮观点再展开”比“先铺垫再总结”更符合受众接收习惯()
答案:√
解析:受众在短时间内更易抓住核心观点,先亮观点可快速建立沟通基础。
4.主持人在访谈中追问时,应直接指出嘉宾表述矛盾()
答案:×
解析:追问需保持尊重,可用“您刚才提到…,能否再具体说说…”等引导式提问,避免攻击性。
5.电视播音中,手势动作的幅度应小于广播播音()
答案:×
解析:电视播音需考虑画面呈现,手势幅度应适当放大,确保镜头中清晰自然;广播播音依赖声音,手势幅度对表达影响较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操作要点及对播音的意义。
答案:操作要点:①吸气时,两肋向两侧打开,横膈膜下沉,腹部微凸;②呼气时,保持两肋扩张状态,利用横膈膜控制气流匀速呼出;③吸气流速缓而深,呼气流速稳而匀。意义:为发声提供稳定、充足的气流支撑,避免“气浅”“气短”导致的声音发虚或断句生硬,是保证长时间播音、情感表达细腻的基础。
2.分析新闻稿件“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均增长29.8%”的重音处理,并说明理由。
答案:重音应落在“新能源汽车”“631.3万辆”“627.8万辆”“29.8%”。理由:“新能源汽车”是核心主体,突出产业焦点;具体数字(631.3、627.8)体现规模,“29.8%”强调增长速度,通过重音凸显数据的说服力,传递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信息。
3.主持人在文化类节目中需避免哪些常见问题?请举例说明。
答案:常见问题及举例:①过度炫技:如讲解诗词时堆砌生僻术语(“这首词用了‘互文’‘列锦’等修辞手法”),忽略受众理解水平;②情感脱节:介绍文物时语气平淡,未传递文物背后的历史温度(如讲“三星堆青铜神树”仅陈述尺寸,未提及“古人对天地的想象”);③偏离主题:访谈非遗传承人时,过多追问个人生活细节,弱化技艺传承的核心。
4.如何通过“对象感”提升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请结合具体场景说明。
答案:对象感指播音时心中有具体的受众形象,与之“对话”。例如播《社区新闻》:“各位邻居,今天咱们小区南门的便民菜市场新增了20个蔬菜摊位,早上7点到晚上8点营业,住在3栋的王阿姨昨天试过,说菜价平均比超市便宜15%……”通过“邻居”“王阿姨”等具体称呼,模拟日常聊天场景,让听众感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