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8月化工总控工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试题:下列流体输送机械中必须安装稳压装置和除热装置的是()
选项A:旋转泵
选项B:往复压缩机
选项C:离心泵
选项D:往复泵
参考答案:【B】
答案说明:往复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出口压力会有波动,需要安装稳压装置来稳定压力;同时,压缩气体时会产生热量,导致气体温度升高,影响压缩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所以必须安装除热装置。而离心泵、往复泵、旋转泵一般不需要专门的稳压装置和除热装置。
2.试题:()是结晶过程必不可少的推动力。
选项A:溶解度
选项B:过饱和度
选项C:平衡溶解度
选项D:饱和度
参考答案:【B】
答案说明:过饱和度是结晶过程必不可少的推动力。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只有当溶液具有过饱和度时,溶质才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从而实现结晶过程。饱和度只是溶液达到饱和的一种状态描述;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时的溶解量;平衡溶解度也是指在平衡状态下的溶解情况,它们都不是结晶的直接推动力,过饱和度才是促使结晶发生的关键因素。
3.试题: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A:钠与水作用放出氢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钠
选项B:金属钠的熔点低,密度、硬度都较低
选项C:和Au、Ag等金属一样,钠在自然界中,可以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选项D:少量钠通常储存在煤油里
参考答案:【C】
答案说明: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能以单质形式存在。选项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描述正确;选项B,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不与煤油反应,少量钠通常储存在煤油里,正确;选项D,金属钠熔点低,质地软,密度、硬度都较低,正确。
4.试题:在只含有Cl-和Ag+的溶液中,能产生AgCl沉淀的条件是()
选项A:离子积﹤溶度积
选项B:不能确定
选项C:离子积=溶度积
选项D:离子积﹥溶度积
参考答案:【D】
答案说明: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大于溶度积时,会产生沉淀。在只含有Cl-和Ag+的溶液中,当[Ag+][Cl-](离子积)大于AgCl的溶度积时,就会产生AgCl沉淀。所以能产生AgCl沉淀的条件是离子积﹥溶度积,选项A正确。
5.试题:在()两种干燥器中,固体颗粒和干燥介质呈悬浮状态接触。
选项A:洞道式与气流
选项B:气流与流化床三、判断题(中级工)
选项C:厢式与流化床
选项D:厢式与气流
参考答案:【B】
答案说明:气流干燥器中,热空气高速通过干燥管,使固体颗粒在热空气的带动下呈悬浮状态,气固间接触面积大,传热传质效率高;流化床干燥器是利用热空气使固体颗粒在设备内呈流化状态,气固充分接触进行干燥。厢式干燥器和洞道式干燥器中,固体颗粒是静止放置在托盘或输送带上,与干燥介质不是悬浮状态接触。所以在气流与流化床两种干燥器中,固体颗粒和干燥介质呈悬浮状态接触。
6.试题:二元连续精馏操作中进料热状况参数q的变化将引起()的变化。
选项A:提馏段操作线和进料线
选项B:平衡线和对角线
选项C:精馏段操作线和平衡线
选项D:平衡线和进料线
参考答案:【A】
答案说明:进料热状况参数q影响进料线的斜率,进而影响提馏段操作线和进料线。q值不同,进料状态不同,进料线方程不同,从而提馏段操作线和进料线也会改变。而平衡线取决于物系的气液平衡关系,精馏段操作线主要与回流比等有关,q的变化不会直接引起它们的变化。
7.试题:减压蒸发不具有的优点是()。
选项A:提高热能利用率
选项B:减少传热面积
选项C:可蒸发不耐高温的溶液
选项D:减少基建费和操作费
参考答案:【D】
答案说明:减压蒸发可减少传热面积,能蒸发不耐高温的溶液,提高热能利用率。但减压蒸发需要增加设备来维持减压环境,会使基建费和操作费增加,而不是减少。
8.试题:三人对同一样品的分析,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得结果为:甲:31.27%、31.26%、31.28%;乙:31.17%、31.22%、31.21%;丙:31.32%、31.28%、31.30%。则甲、乙、丙三人精密度的高低顺序为()
选项A:甲>乙>丙
选项B:乙>甲>丙
选项C:丙>甲>乙
选项D:甲>丙>乙
参考答案:【D】
答案说明:甲的相对平均偏差为:\(\frac{|31.27\%-31.27\%|+|31.26\%-31.27\%|+|31.28\%-31.27\%|}{3}\times100\%=0.033\%\);乙的相对平均偏差为:\(\frac{|31.17\%-31.20\%|+|31.22\%-31.20\%|+|31.21\%-31.20\%|}{3}\times100\%=0.05\%\);丙的相对平均偏差为:\(\frac{|31.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数学新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课件(2025秋新版).pptx VIP
- 中医药技能大赛考试复习题及含答案.doc VIP
- 精益安全生产管理PPT.ppt VIP
- 3.5 曹冲称象的故事(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金风1.5MW风机机舱柜识别图.pdf VIP
- SN/T 1299-2003_入出境航空器器械除鼠操作规程.pdf VIP
- 《中考英语备考讲座》课件.ppt VIP
- Q NE-DA01.1-2020 《陆上风电、光伏建设项目质量验收范围划分》.xlsx VIP
-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市场机制研究.pptx
-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