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试(渗透检测PT)练习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渗透检测中,用于提高渗透剂在被检表面润湿能力的关键性能指标是()。
A.粘度B.表面张力C.密度D.荧光强度
答案:B
解析:表面张力越小,渗透剂越容易在被检表面铺展并渗入缺陷,是润湿能力的核心指标;粘度影响渗透速度,密度和荧光强度分别与渗透效率、显示可见性相关,但非润湿能力的关键。
2.按GB/T18851-2019《无损检测渗透检测》,B型渗透剂指()。
A.水洗型荧光渗透剂B.后乳化型荧光渗透剂C.溶剂去除型荧光渗透剂D.着色渗透剂
答案:B
解析:标准中A型为水洗型荧光,B型为后乳化型荧光,C型为溶剂去除型荧光,D型为水洗型着色,E型为后乳化型着色,F型为溶剂去除型着色。
3.渗透检测预清洗的主要目的是()。
A.去除表面油污,防止污染渗透剂B.确保缺陷开口不被堵塞,便于渗透剂进入C.提高工件表面温度,加速渗透D.减少显像剂残留
答案:B
解析:预清洗需彻底清除表面油污、氧化皮等杂质,避免堵塞缺陷开口,否则渗透剂无法渗入缺陷,导致漏检;污染渗透剂是次要影响,温度控制和显像剂残留非预清洗核心目标。
4.某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检测时,渗透剂选择需特别注意()。
A.渗透剂的pH值应中性B.渗透剂氯含量≤25ppmC.渗透剂粘度≤5mPa·sD.渗透剂荧光亮度≥3000μW/cm2
答案:B
解析:奥氏体不锈钢对氯、氟等卤素元素敏感,易引发应力腐蚀,标准要求接触材料中卤素含量(如氯)≤25ppm;pH值中性是通用要求,粘度和荧光亮度为常规性能指标。
5.后乳化型渗透检测中,乳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
A.缺陷内渗透剂被过度清洗,显示微弱B.表面残留渗透剂过多,背景污染C.乳化剂无法完全溶解渗透剂D.显像剂无法吸附渗透剂
答案:A
解析:后乳化型渗透检测需控制乳化时间,过长会导致缺陷开口处的渗透剂被乳化剂溶解并清洗,缺陷内残留渗透剂减少,显示变淡甚至消失;时间过短则表面渗透剂未充分乳化,清洗不彻底,背景污染。
6.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中,清洗操作应使用()。
A.高压水枪冲洗B.干净布蘸溶剂单向擦拭C.溶剂直接喷洗至无可见渗透剂D.毛刷蘸溶剂反复刷洗
答案:B
解析:溶剂去除型渗透剂清洗时,应使用干净布蘸溶剂单向擦拭,避免反复擦拭导致缺陷内渗透剂被带出;高压冲洗或喷洗易冲掉缺陷内渗透剂,毛刷刷洗可能划伤表面或扩大缺陷开口。
7.渗透检测中,显像剂的主要作用是()。
A.吸收缺陷内渗透剂并扩散显示B.提高工件表面对比度C.防止渗透剂挥发D.中和表面残留的清洗液
答案:A
解析:显像剂通过毛细管作用吸收缺陷内的渗透剂,并将其扩散至表面形成放大的显示痕迹,是缺陷可视化的关键;提高对比度是荧光或着色渗透剂本身的特性,防止挥发和中和清洗液非主要功能。
8.按NB/T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检测温度为5℃时,渗透时间应()。
A.缩短至标准时间的1/2B.延长至标准时间的2倍C.保持标准时间不变D.停止检测,调整环境温度至10~50℃
答案:B
解析:标准规定检测温度在5~10℃时,渗透时间应不少于标准温度(10~50℃)下的2倍;低于5℃时应停止检测,因渗透剂粘度增大,渗透能力显著下降。
9.荧光渗透检测中,黑光灯的紫外线波长应主要集中在()。
A.200~300nmB.320~400nmC.400~500nmD.500~600nm
答案:B
解析:荧光物质的激发波长通常在320~400nm(近紫外线),此波段能有效激发荧光渗透剂发出可见光(通常为黄绿色);200~300nm为中短波紫外线,对人体伤害大且穿透力弱;400nm以上为可见光,无法激发荧光。
10.检测铝合金铸件时,发现表面有大量细密的网状显示,最可能的原因是()。
A.工件表面氧化皮未清除B.渗透时间不足C.工件存在热裂纹D.显像剂喷涂过厚
答案:C
解析:铝合金铸件在凝固或冷却过程中易产生热裂纹,表现为网状或树枝状的细密显示;氧化皮未清除会导致局部无显示或显示不连续,渗透时间不足显示淡,显像剂过厚可能模糊显示但非网状。
11.渗透检测灵敏度等级为2级时,可检测的最小缺陷宽度约为()。
A.0.01mmB.0.02mmC.0.05mmD.0.1mm
答案: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牙合架、面弓 培训专用.ppt VIP
- 谐音背单词联想记忆七天背完高中单词打印版.docx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建设工程监理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和档案管理制度汇编样本.doc
- GB 30251-2024 炼化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VIP
- 香精香料基本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16课 商贸文化.docx VIP
- Unit 5(第1课时 Section A 1a-1d)(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2024).pdf VIP
- 人教版中考英语单词巧记妙背三(单词句子图片结合记忆)课件.pptx VIP
-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