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儿高热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5-X-X
目录
1.小儿高热概述
2.高热的临床表现
3.高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高热的护理措施
5.高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6.高热患者的心理护理
7.高热患者的健康教育
8.高热患者的护理评价
01
小儿高热概述
高热的定义
发热定义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通常以口腔温度为37.3℃,腋下温度为36.5℃,直肠温度为37.7℃作为标准。
体温分级
发热可分为低热(体温在37.3℃至38℃之间)、中等热(体温在38.1℃至39℃之间)和高热(体温在39.1℃以上)。
发热机制
发热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升高的一种生理反应,通常是由于病原体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体内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功能异常。
高热的原因
感染因素
感染是导致高热的主要原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等,其中细菌感染约占发热病例的50%以上。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
非感染因素
非感染性因素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等也可引起高热。这些因素引起的发热通常症状较轻,但需注意鉴别诊断。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热等。
生理性因素
生理性因素如新生儿脱水、中暑、剧烈运动后等也可导致体温升高。这些情况下的发热通常短暂,且体温升高幅度较小,无需特殊处理。
高热的分类
按病因分类
高热可按病因分为感染性高热和非感染性高热。感染性高热占绝大多数,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非感染性高热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比例较少。
按发热程度分类
根据发热程度,高热可分为低热(体温在37.3℃至38℃之间)、中等热(体温在38.1℃至39℃之间)和高热(体温在39.1℃以上)。其中,高热较为常见,需要引起重视。
按发病急缓分类
高热还可按发病急缓分为急性高热和慢性高热。急性高热发病迅速,体温升高明显,常见于感染性疾病;慢性高热病程较长,体温升高幅度较小,常见于慢性感染或肿瘤等疾病。
02
高热的临床表现
体温变化
体温测量方法
体温测量是评估发热程度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口腔、腋下和直肠。其中,口腔温度正常范围为36.3℃至37.2℃,腋下温度为36.0℃至37.0℃,直肠温度为36.5℃至37.7℃。
体温变化规律
体温在一天之内会呈现周期性波动,通常在清晨最低,午后最高。这种波动幅度一般在0.5℃至1℃之间。
体温异常表现
体温异常升高是高热的主要表现,体温超过38℃即为发热。体温升高时,患者可能出现寒战、出汗、头痛、乏力等症状。体温过高时,还可能引发热痉挛、热射病等并发症。
伴随症状
全身症状
高热时常伴随全身症状,如寒战、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体温每上升1℃,心率可增加10-20次/分,呼吸频率可增加4-6次/分。
消化系统症状
高热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
神经系统症状
高热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抽搐,严重者可能引发热射病,危及生命。
特殊表现
热痉挛
热痉挛是高热时肌肉痉挛的一种表现,常见于大量出汗后,尤其是小腿肌肉。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肌肉疼痛和僵硬,持续时间短,多在休息后缓解。
热射病
热射病是高热引起的严重疾病,体温可迅速升高至40℃以上,伴有意识模糊、抽搐、无汗等表现。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玫瑰疹
玫瑰疹是某些病毒感染后的特殊表现,如麻疹、风疹等。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直径约2-5毫米,中心略凹陷,多见于胸部和腹部,常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03
高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病史询问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发热时间、程度、持续时间,有无寒战、出汗、头痛、乏力等症状,以及可能的感染接触史。
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注意生命体征、皮肤黏膜、淋巴结、心肺等系统的异常变化,重点关注有无感染灶。
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影像学检查等,以帮助明确诊断。血常规检查可判断有无感染,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感染灶或占位性病变。
鉴别诊断
感染性发热
需与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等鉴别,注意观察发热的伴随症状,如咳嗽、咽痛、腹泻等,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非感染性发热
需与非感染性疾病如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药物反应等鉴别,注意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特殊类型发热
如热痉挛、热射病等特殊类型发热,需与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鉴别,注意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急救处理。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发热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判断感染类型和程度。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细菌感染,降低则可能是病毒感染。
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是急性期反应蛋白,其升高程度与炎症反应的强度相关。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复赛)备考试题库(简答、案例分析题).docx VIP
- Java_vue基于Spring Boot 在线音乐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x
- 水银血压计使用方法.ppt VIP
- 钻井常识200问重点.doc VIP
-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申报表.pdf VIP
- UI设计(拓展) UI界面设计的常用方法 ui界面设计2-UI设计的常用方法.ppt VIP
- 国家开放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招聘与培训实务》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VIP
- 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2025《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运用案例分析》2300字.docx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任务工单 3任务1任务工单 ok.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