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走向高考·语文
新课标版·高考一轮总复习
4.(2008·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
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
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
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
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渴
望。
【答案】(1)两首诗写雪时都重点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张诗
的后两句例分3别阅从读人下面的这感两首觉诗、,听然后觉回和答问视题觉。的角度写雪。白诗四句分
别从人的感觉、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雪。
夜雪夜雪
(2)两首诗都写出了诗人的孤寂无眠。
张实居白居易
斗室香添小篆烟,已讶衾枕冷,
一灯静坐似枯禅。复见窗户明。
忽惊夜半寒侵骨,夜深知雪重。
流水无声山浩然。时闻折竹声。
(1)这两首诗写雪时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手法,试简析之。
(2)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诗的相同点。
这首《桂枝香》的内容是怀古。上阕写景。“澄江”、“翠峰”、“征
帆”、“酒例旗2”、阅“读彩下舟面”一、首“词鹭,起完”成,后构面成的一题幅。雄伟壮丽的金陵晚秋图。
下阕通过怀古,揭露了六朝统治阶桂级枝“香繁·金华陵竞怀逐古”的奢侈生活。结句“至
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则王是安对石当道者的警醒。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
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
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
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答案】“《后庭》遗曲”,是陈后主所制的《玉树后庭花》。“至今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是化用谁的典
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是化用了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犹唱故《,后要庭表花达》一”种的怎诗样句的。思王想安感石情没?有去责怪商女无知,而是意在言外,
另有所指: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耽溺酒色,醉生
梦死。然而,如再不改弦更张,采取措施,富国强兵,必然续演六朝悲哀。
15.比兴
“比”就是打比方,即朱熹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兴”
就是朱熹所说的“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有些情感如
果直言表达,容易穷尽。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
从形象中受到感染,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比如《卫风·氓》,诗中以
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
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
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
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
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朱熹《诗集
传》)。
例5(2007·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⑥⑦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衤颉之。
【注】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úyǐ):车
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动词词头,无实义。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
(()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du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