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迷走神经刺激在眩晕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与展望
【摘要】迷走神经作为重要的脑神经,迷走神经刺激在眩晕相关疾病的治疗中
展现出潜在应用价值。其刺激方式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其中经皮耳迷走神经
刺激(taVNS)因其非侵入性特点备受关注。迷走神经刺激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通
路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对前庭相关疾病产生积极影响,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其在
偏头痛等疾病中有广泛应用,且可能具有改善头晕的潜力。
头晕是一种表现为自我或周围环境的旋转感、失衡感的常见临床症状,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6]。其病因复杂,可能涉及前庭系统、神经系统、心
血管系统等多个方面,其中前庭疾病是导致头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头晕的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但效果有限且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手
术并发症、治疗价格昂贵等不足。因此,探索新的、安全便捷的治疗手段成为当
前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迷走神经刺激(vagusnervestimulation,VNS)作为一种新型的
神经调节疗法,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VNS通过电刺激迷走神经,调节中枢神经
系统的活动,已在癫痫、抑郁症等疾病中取得了积极的治疗效果[7-11]。近
期的研究表明,VNS在缓解前庭疾病引起的头晕症状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潜力。本
文回顾了国内外VNS在前庭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其潜在的临床价值
与挑战。
一、迷走神经解剖
迷走神经作为第10对脑神经,是人体内最长的一对脑神经,包含80%传入
纤维和20%传出纤维,主要支配胸腹腔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并传导外耳的痛、
温及触觉[12]。孤束核是迷走神经传入纤维的中继站,其接受95%的迷走神经
纤维投射[13],进而投射到其他脑干核团,包括蓝斑、三叉神经脊束核、臂旁
核、中缝背核、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等,从而分别调节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
胺的产生,影响双侧大脑半球的边缘系统、网状结构和自主神经系统等[14]。
而孤束核和蓝斑核等结构的激活可作为迷走神经活动的间接证据[12]。其中孤
束核接收来自同侧内侧前庭核(通过外侧通路)、同侧前座下舌核(通过内侧通
路)和双侧前庭下核的传入神经[15],通过臂旁核和Kolliker-Fuse核接收
前庭小脑和前庭下丘脑传入神经,包含三叉神经-前庭-迷走神经回路,在晕动
病和偏头痛相关的恶心中起重要作用[16]。
耳部神经解剖学表明,外耳有多条神经支配,包括迷走神经耳支、耳大神经、
枕小神经、耳颞神经等(图1)。其中迷走神经耳支也称Arnold神经,由有髓
鞘的Aβ纤维、Aδ纤维和无髓鞘的C纤维组成,主要分布在耳甲艇(100%)、
耳甲腔(45%)、耳屏(45%)及对耳轮(73%)等部位,而耳甲艇是迷走神经分
布最密集的区域[17],因此耳甲可能是经皮耳VNS在耳廓的最佳刺激位置。在
健康受试者进行经皮耳VNS期间进行的两项功能性MRI研究也提供了在右侧尾状
核、双侧前扣带回、小脑、左前额叶皮层和中扣带回产生激活信号的有效性证据
[18-19]。
二、VNS定义
VNS是一种神经调节疗法。VNS分为直接或间接、侵入性或非侵入性。VNS
疗法最主要的类别是侵入性VNS和非侵入性VNS。目前,侵入性VNS器已被广泛
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和抑郁症[20-2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VNS在肥胖、
轻度认知障碍、偏头痛[21,24]、卒中后运动康复中的应用获得了批准。非侵
入性VNS又分为迷走神经颈分支刺激和经皮耳VNS,而经皮耳VNS是经皮VNS的
主要形式,有影像学相关研究发现经皮耳VNS可以对脑干的蓝斑和孤束核起到与
植入性VNS类似的激活作用[25],因此经皮耳VNS因其无创性、安全便捷、可
及性高且不良反应小而受到广泛关注[20]。
三、VNS机制
迷走神经经脑干穿过颈部到达多处外周器官,包括肺、肝、胃、肠[26-2
7]。它的传入纤维将内脏、躯体感觉和味觉信息从外周器官传递到中枢神经系
统。电刺激可以靶向迷走神经的各种功能,引发中枢和外周效应,从而治疗各种
疾病[28]。由于其广泛的作用和各种功能,VNS对任何特定疾病的治疗作用机
制可能是多因素多种机制协同工作。
1.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及神经可塑性:有研究表明,迷走神经通过蓝斑或大
脑主要的去肾上腺素能核投射从而调节单胺系统(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2
9],VNS能够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神经元的放电率[30]。神经影像学
研究表明,VNS调节大脑中的前额叶皮层和边缘系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合同协议.docx VIP
- 智融SW6306V_数据手册.pdf VIP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全媒体运营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2018年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评审.docx VIP
- 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docx VIP
-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pptx VIP
- 2025年成人高考时事政治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DB32T 5172-2025(江苏省标).pdf VIP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三章振型分解反应谱法.ppt VIP
- 《走近周杰伦》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