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唐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后练习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后练习题设计与解析思路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为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之作,以其奇诡的想象、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情感,历来是唐诗学习的重点。以下练习题旨在引导读者深入文本,从字词、意象、结构、主旨等多个层面进行探究,以期真正领会诗作的艺术魅力与精神内核。
一、基础积累与文本感知
1.字词释义与读音辨析:
*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中的“信”。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拔”与“掩”。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中的“因之”。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中的“渌”。
*“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中的“恍”与“向来”。
*辨析“天台四万八千丈”与“对此欲倒东南倾”中数字的运用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2.句子理解与翻译: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此句如何描绘天姥山的雄伟?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这两句在诗中起到了怎样的过渡作用?“迷”字有何深意?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描绘了怎样的仙境景象?诗人是如何营造这种奇幻氛围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此句在全诗结构和情感表达上有何重要意义?
3.内容梳理与脉络把握:
*诗歌标题中的“梦游”二字是理解全诗的关键,请梳理诗中哪些内容是写“梦前之因”,哪些是“梦中之景”,哪些是“梦醒之后”的感慨。
*诗人在梦境中经历了哪些主要场景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起伏?
二、艺术特色与表达技巧
1.想象与夸张的运用:
*本诗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奇特的想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运用想象构建梦境世界的。这些想象仅仅是虚无缥缈的幻想吗?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运用了夸张手法,请分析其作用。诗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夸张描写?
2.意象的选择与象征意义:
*诗中出现了“瀛洲”、“天姥”、“镜湖”、“剡溪”、“青云梯”、“海日”、“天鸡”、“熊咆龙吟”、“烟霞”等众多意象,请选择其中几个关键意象,分析其象征意义或在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仙境”的描绘在诗中具有怎样的象征意味?它与现实世界形成了怎样的对比?
3.结构与节奏:
*全诗从现实到梦境,再从梦境回到现实,这种结构安排有何妙处?
*诵读此诗,能明显感受到其节奏的跌宕起伏,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句式长短、语气变化来表现情感节奏的。
三、思想情感与主旨探究
1.情感的复杂性:
*诗人在梦中的情感是单一的吗?请结合梦境的不同阶段,分析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如向往、惊奇、震撼、失落等)。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这几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2.主旨的深层解读: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结合李白的生平与个性,谈谈你对这句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也有人认为其核心是表现诗人独立不羁的人格精神。你更倾向于哪种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阐述。
四、拓展思考与比较阅读
1.李白诗歌风格的体现:
*《梦游天姥吟留别》如何体现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歌风格?请举例说明。
*与李白的其他诗作(如《将进酒》、《行路难》等)相比,本诗在题材、表现手法或情感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
2.梦境的文学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梦”往往是作者寄托情感、表达思想的特殊载体。除了本诗,你还能想到哪些运用“梦境”手法的文学作品?它们与本诗的“梦”有何异同?
*你认为李白的这场“梦游”是纯粹的虚构,还是蕴含着某种现实的投影或心理的真实?
使用建议:
以上练习题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用。部分题目具有开放性,旨在激发思考,答案并非唯一,鼓励学生结合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并尽可能用诗中的具体词句作为佐证。通过这些练习,期望读者不仅能加深对诗歌本身的理解,更能体悟李白诗歌的永恒魅力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深厚底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妈妈我要亲亲你.pptx VIP
-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气候(第三课时)课件湘教版.ppt VIP
- 第十三讲先锋队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第十四讲新中国与中华民族的新纪元(1949—2012)-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pptx VIP
- 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辽宋夏金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第九讲混一南北与中华民族大统合(元朝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ptx VIP
- 最新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课件.pptx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pptx VIP
- 城市更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ppt VIP
-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优质课件.pptx VIP
- 妈妈我要亲亲你1.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