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练习,含解析).docxVIP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练习,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6/NUMPAGES6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1.饮茶在宋代不再是奢侈的享受,平民百姓日常也能享用。这反映出()

A.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B.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

C.边疆地区农业进步

D.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2.元朝时期,岭北行省的粮食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被称为“漠北粮仓”或“天下粮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稻麦复种的推广

C.高产作物的引进 D.民族交融的推动

3.元代棉纺织业发展迅猛,棉花产地在北方,但北方气候干燥,不宜纺棉,南方湿润,纺棉纤维不易断裂,织成布匹,细密耐用。这种差异()

A.大大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刺激了传统行业的技术革新

C.使得元代棉布质量总体不高

D.奠定了棉纺织业的生产布局

4.《梦粱录》记载了杭州许多茶坊的名字,如:潘节干茶坊、俞七郎茶坊、朱骷髅茶坊、郭四郎茶坊、张七相干茶坊、黄尖嘴蹴球茶坊、一窟鬼茶坊、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武林旧事》亦有相关记载()

A.娱乐活动盛行 B.饮茶习俗兴盛

C.城市商业繁荣 D.世俗文化形成

5.宋朝四川转运使张若谷等人奏称:“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这主要可以用来研究()

A.宋朝手工业发展的状况

B.宋朝纸币诞生的原因

C.宋朝纸币使用带来的影响

D.宋朝抑商政策的影响

6.隋炀帝在位时期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元朝改变了隋唐时期迂回曲折的航线,重新开通大运河,大大缩短了航程。二者共同作用是()

A.推动民间长途贩运 B.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C.解决南粮北调问题 D.加快南方经济开发

7.中国古代有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分别发生在西晋永嘉之乱后、唐代安史之乱后和宋代靖康之变后,这三次人口迁徙都()

A.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加剧了统一王朝的衰落

C.导致了政治中心的转移 D.缘于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8.如图所示为出土于河北邯郸的《小儿蹴鞠图》瓷枕,距今已有接近900年的历史。该文物()

A.可研究当时的民众生活

B.具有重意趣的审美取向

C.展现了尚武的社会风气

D.可证明足球起源于中国

9.宋以前,奴婢如同主人家的牛、羊,是可以任意打骂和买卖的。宋代奴婢与主人是雇佣关系,双方签订雇佣契约,一旦所约定的期限到了,奴婢又恢复了自由身。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A.社会成员地位平等 B.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C.奴婢政治地位上升 D.已经出现手工工场

10.北宋后期,“披坚执锐之士,化为行商坐贾者,不知其几”。相当多的儒生文士,亦“口谈道义,而身为沽贩”。这反映出()

A.军队战斗力严重削弱

B.商品经济冲击了社会观念

C.传统社会结构逐渐瓦解

D.儒家思想日益走向世俗化

11.下表是宋人笔下涌现出的诸多“好孩子”形象。据此可知,材料中的“儿童观”()

儿童

形象

赵令赫

笑语不妄。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

周谔

十岁如成人,十四入太学,力学勤苦

董仲永

幼而端谨,不为儿嬉事,便若成人

A.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

B.反映了宋代教育的发达

C.确立了幼童的行为规范

D.体现了门第观念的弱化

12.北宋理学家张载在《正蒙·西铭》一书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观念,后人把它概括为“民胞物与”(爱人和一切物类)。张载的这一理念()

A.继承了荀子人性论的观点

B.推动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C.蕴含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

D.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

13.朱熹在《小学》中说:“小未有知,常示以正事,不宜示以欺诳。”这一著作表明()

A.宋朝理学开始向基层渗透 B.朱熹注重幼童的行为规范

C.《家礼》是教化乡里的范本 D.理学著作开始带有强制力

14.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当其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其中“婉约细腻”的代表人物是()

A.苏轼 B.辛弃疾

C.柳永 D.关汉卿

15.元曲主要是指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这种形式()

A.冲击了正统思想 B.迎合了市民需要

C.凸显了士人文化 D.加强了思想控制

16.《芙蓉锦鸡图》(如图)为宋徽宗题字的花鸟画,画作凸显了锦鸡华贵的特征,其精细干练的线条突出锦鸡羽毛之细腻与“骨力”之美。据图可知()

A.政治影响画作内容

B.宋徽宗善于创新借鉴

C.该画富有人文寓意

D.花鸟画注重逼真描摹

17.宋代士大夫掀起藏书风气,藏书最多的达十万卷,超过官方藏书。与此相关的宋代科技文化成就是()

A.造纸术的发明 B.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C.市民文学的兴起 D.活字印刷术的创造

18.元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