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VIP

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余光中先生曾这样评价一个诗人:“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整个盛唐”,这就是——李白。;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情境。

2.结合景物描写,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本文选自《李白集校注》。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有何内涵?

2.诗人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3.该诗中哪一句点明了主旨?哪个词醉能体现诗人的情感?

;

杨花

(柳絮);

子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1.一取其季节义,表明暮春时令。

2.二取其形象义,给读者以画面感。渲染暗淡、凄楚的气氛,烘托痛苦、痛惜的心情。

3.三取其象征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希望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早日归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示例一: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色彩,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例二:运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可以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三:运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把明月之景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的描写,情景交融,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关切以及深深的担忧和恋恋不舍之情。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的朋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5.中把对友人的思念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7.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8.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诗句是:

???????????????????,??????????????????????。?;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李白听说好朋友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时所写的。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从诗中的“过五溪”和“夜郎西”,可见王昌龄被贬的龙标之地非常荒僻偏远。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2.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而作,是在得知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做县尉时特意写的。

B.首句写景,诗人描写杨花飘零、子规啼叫,烘托无限喜悦之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C.“过五溪”见迁谪艰难、道路遥远,写出王昌龄被贬谪之地的偏远,贬谪之路的艰辛。

D.这首诗将叙事抒情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价值,也是本诗具有长久艺术魅力的根本所在。

B.有误,首句写景,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选项“烘托无限喜悦之情”的理解是错误的。;3.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

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

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

文档评论(0)

鹏城九九李老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虽枯木老朽,仍血气方刚,自嘲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5月3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