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兵民事诉讼法学知识考点.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章民事诉讼制度概述

一、民事诉讼

1.民事争议及其处理机制

(1)民事争议

民事争议(又称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

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争议。

①特征

a.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

b.以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

c.以违反民事实体法的规定为形成原因。

d.解决具有可处分性。

②分类

以争议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点为标准可将民事争议分为:

a.财产权益方面的民事争议;

b.人身权益方面的民事争议。人身权益方面的争议有时也会涉及

财产权益的内容。

(2)民事争议的处理机制

民事争议的处理机制,是指一定社会中实行的,有效解决和消除民

事争议的一整套制度和方法。根据争议主体是依靠自身还是国家和社会

的力量解决争议,排除侵害,维护其权益,可将其分为自力救济与公力

救济两大类。

根据解决民事争议的制度和方法的不同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对解

决民事争议的不同作用,还可以将民事争议的处理机制进行如下分类:

①在自力救济范畴内,分为自决与和解

a.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争议主体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并凭借自我

的力量来解决争议。

b.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在消除争议的方式和程度上存有差异。

自决更强调一方凭借自己的力量使对方服从,而不易从心理上消除

争议双方的对抗。

和解则主要体现了双方的妥协和让步,注重的是理解和情感,而非

强力,因此和解有利于从形式上和心理上消除双方的对抗,比“自决”的

效果更好。

②在公力救济范畴内,分为仲裁与调解

a.仲裁也称公断,是指根据有关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

一定的机构以第三人的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

在权利义务关系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方式。仲裁相较诉讼具有三个主要优

点:当事人享有很大的自主性;程序简便,方式灵活,解决争议及时;

收费较低。

b.调解是指由第三人出面,依据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对发生

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进行劝说,使之达成谅解和让步,从而消除争端,改

善相互之间关系的一种活动。

调解的本质特征是:调解由第三人主持;调解以一定的道德规范或

者法律规范为依据;

纠纷的解决以当事人双方自愿为前提,不带有任何强制性仲裁与调

解方式的运用,标志着社会力量对解决民事争议的干预,也表明人类社

会解决争议的进步。

c.仲裁与调解联系与区别

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有解决争议的第三人出现,而且第三人

对于争议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这也是仲裁与调解方式同争议的自决与

和解方式的一个显著不同。

二者的区别在于,两者结果存在差异,调解的结果更多地体现了争

议主体的意愿;仲裁的结果则更多地体现了仲裁者的意志。

③诉讼

a.诉讼,是指通过司法程序解决民事争议,诉讼的本质特征在于

凭借国家权力而非依靠争议主体自身的力量解决争议。

b.诉讼具有两条规则:一是解决争议的依据只能是国家立法;二

是解决争议的结果,或者靠国家强制力的保障来实现,或者直接凭借国

家强制力来实现。

c.诉讼的优势在于,一切争议均可通过诉讼方式最终得到解决。

d.诉讼同调解和仲裁方式相比的弱点:在许多情况下,它可以在

表面上平息争端,却不能消除争议主体的心理对抗。

④我国的民事争议程序制度体系

调解、仲裁和诉讼构成了我国公力手段解决民事争议程序制度的完

整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三者具有不同的功能,无法互相取代,同时彼此

衔接、相互补充,从而体现了解决民事争议的程序制度的中国特色。

2.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

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

(2)特点

①民事诉讼由诉讼活动和诉讼关系构成。

②法院的审判活动与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均为民事诉讼的动因,但性

质和作用不同。

③民事诉讼的全过程分为前后衔接但任务各不相同的若干阶段。

④整个民事诉讼活动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进行。

3.民事诉讼的目的和基本价值目标

文档评论(0)

192****32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