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文科集合试题及答案.docxVIP

2025年文科集合试题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文科集合试题及答案

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守砚》

老周头的砚台铺在巷尾开了三十年。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砚台铺的木门框上还留着他年轻时刻的墨润千年四个小字,漆色早已斑驳。

爷爷,这方砚台怎么卖?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踮脚指着柜台里一方洮河绿砚,砚身雕着缠枝莲,叶脉里还凝着未干的墨痕。

老周头从藤椅上直起腰,老花镜滑到鼻尖:这方不卖。他伸手抚过砚台,指节上的老茧蹭得砚面沙沙响,是替老主顾存的。

小女孩的妈妈扯了扯她的衣角:走啦,老先生的宝贝哪能随便卖。母女俩的身影消失在巷口,老周头望着她们的背影,忽然想起四十年前的春天。

那时他在徽州学艺,师傅是制砚名家。有天来了个穿蓝布衫的年轻人,说要定制一方砚台,刻寒梅映雪。年轻人蹲在泥料堆前挑了三天三夜,最后选了块带天然冰纹的歙石。我要去西北支教,这砚台陪我写字,也替我记着徽州的雪。年轻人走时,老周头替他包砚台,指尖触到石面的凉,像触到某种滚烫的东西。

后来老周头自己开了砚台铺,每年清明,那个年轻人都会寄来一封信,信里夹着西北的沙粒,说砚台还在,墨香未散。直到第五年,信里多了张照片:年轻人站在土坯房前,怀里抱着几个穿红棉袄的娃,砚台搁在土桌上,砚边堆着歪歪扭扭的铅笔字作业。

爷爷,有人找!孙子小宇举着手机跑进来,屏幕里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身后是挂着秦轩文化招牌的办公室。周师傅,我们想收购您的砚台铺。中年人笑着,您这些老物件,我们能做文创开发,线上直播卖,保准比现在赚得多。

老周头盯着屏幕里晃动的秦轩文化logo,忽然想起去年冬天,有个背包客进店,说在敦煌莫高窟见过类似的砚台雕工。背包客翻开相册,莫高窟的壁画在手机屏幕上流转,飞天的飘带与砚台的缠枝莲竟有几分相似。老手艺里藏着文化的根,背包客走时说,您守着的不只是砚台。

小宇拽了拽他的衣袖:爷爷,爸说现在实体店不好做,不如......老周头摆摆手,起身从里屋抱出个樟木箱子,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三十多封旧信,信纸上的字迹有些已经模糊,但砚台尚好四个字永远清晰。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老周头摸出块新采的端石,凿子轻轻落下,石屑飞溅如星。他要刻一方新砚,砚边雕上敦煌飞天与徽州缠枝莲——这次,砚底要刻守字。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守砚为题,既指老周头守护砚台铺的经营,也暗含对传统技艺和文化根脉的坚守。

B.文中多次出现墨痕墨香等意象,不仅串联起老周头与年轻人的故事,更象征文化传承的延续性。

C.老周头拒绝收购的情节,通过秦轩文化的现代商业背景与老砚台铺的传统场景对比,突出主题。

D.小说结尾老周头雕刻新砚的细节,用敦煌飞天徽州缠枝莲的融合,暗示传统技艺将走向消亡。

2.文中插叙老周头在徽州学艺时的经历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结合文本,概括老周头的人物形象特点。(6分)

4.小说中信这一细节反复出现,请分析其在情节和主题上的作用。(8分)

5.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可以删去,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1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赵鼎①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②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③,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赵鼎:南宋政治家、词人,曾两度为相,后遭秦桧排挤,贬至岭南。本词写于南渡后上元节。②水精:水晶,形容宫殿华丽。③华胥梦:《列子》中黄帝梦游华胥氏之国,后指理想中的乐土或梦境。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客路那知岁序移以客路起笔,点明漂泊之境,忽惊二字传递出对时光流逝的意外与感慨。

B.天涯海角悲凉地与记得当年全盛时形成今昔对比,突出词人对故都汴京繁华的怀念。

C.花弄影,月流辉描绘上元夜的美好景象,弄流二字以动写静,赋予景物灵动感。

D.全词以泪满衣作结,直抒胸臆,将对国破家亡的悲痛、对自身际遇的哀伤推向高潮。

7.词中华胥梦的典故与回首东风泪满衣的抒情方式有何关联?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

文档评论(0)

每一天都很美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加油,继续努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