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pptxVIP

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

●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1内政: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学习任务一:明朝政治制度如何变化,有什么影响?

2边防:经略海陆边防

学习任务二:何“不为中国患者,郑决不伐之”?既不

伐之如何经略海洋?

学习任务三:如何理解“世为中国患”?如何“谨备”?

3更迭:明清易代;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传奇皇帝朱元璋(别名朱重八)

他的前半生——放牛,出家,乞讨,起

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明朝建立);

“及上稍长,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

——明《太祖实录》;

1.原因;

姓名;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皇帝

吏户礼兵刑工

①废中书省、废丞相,皇帝直接领导六部

②严令子孙不许设立宰相。;

1.原因

2.措施;

①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1.原因

②皇帝政务繁多,负担加重,易决策失误。

③易导致宦官专权,政治日益腐败。

2.措施;;;

1.原因

2.发展历程;

票拟:大学士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

“票拟”。

披红: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

“批红”。;;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明朝从朱元璋称帝的1368年到灭亡的1644年存在了两百七十六年。万历皇帝是

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万历十五年主要讲了五个著名的人物,比如抗倭名将戚继光,内阁首辅张居正,申时行,名臣典范海瑞,李贽等。通过他们的人生轨迹窥探了当时的时代兴衰。;

1.原因

2.表现;

枢纽,易导

致宦官专权

内阁司礼监太监批红□皇帝司礼监太监;

“正常情况下,一切内外奏章由文书房登录后交司礼监由掌印太监转呈皇帝。皇帝阅后再逆行送内阁票拟。票拟之后,再返行文书房、司礼监,再经掌印太监之手呈皇帝审定。果系妥当,则令秉笔太监照内阁票拟批行,否则,再下内阁重拟。”

—《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离》;

明代设立东厂和锦衣卫,两机??作为皇帝的特务机关,依照皇帝诏令可通过秘密逮捕、私自刑讯来惩处所有官僚。

——摘编自邰相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概述》;

危机: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能力削弱,易导致政治黑暗。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针对训练

1.(2021·天津高考·4)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

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B)

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辛未,上御奉天门,谕省府台臣曰: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自兴兵。

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

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卿等当记所言,知朕此意。

——洪武四年上谕;

黑2

幽断马尾

海;

(一)经略海洋

学习任务二:何“不为中国患者,郑决不伐之”?既不伐之如何经略海洋?

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

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

答: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倭患严重,实施海禁政策,戚继光抗倭,

平定倭患。;

1.郑和下西洋

一宣扬国威;

1.郑和下西洋

一宣扬国威;

朝贡贸易:是古代王朝与周边藩属国政治经济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特点往往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奇珍异宝的需求。;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⑤影响

积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密切了中国与海外各国的

联系与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①直接:对日本经济封锁,打击倭寇。

根本:自然经济占主导。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

方主持下进行。

正常贸易被中止,走私贸易盛行,加剧东南沿海倭患。;

1.郑和下西洋

一宣扬国威;

1.郑和下西洋

一宣扬国威

2.海禁政策;

1.郑和下西洋

一宣扬国威

2.海禁政策

3.平定倭患;

2.(2023·湖南高考·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

“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D)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