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节水节电措施.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工现场节水节电措施

作为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施工管理人员,我常蹲在工地里看着水管“哗哗”漏水、配电箱彻夜亮灯,心里直犯疼——这些白流的水、白耗的电,既是真金白银的成本流失,更是对资源的浪费。这些年跟着项目走南闯北,从南方多雨的工地到北方干燥的现场,从超高层建筑到市政道路施工,我逐渐摸索出一套“接地气”的节水节电办法。今天就把这些经验掏出来,和同行们唠唠施工现场怎么把水电“管”住、“省”下。

一、为什么要在施工现场抓节水节电?先算清两本账

刚入行时,我也觉得“施工现场水电气消耗大是正常的”——搅拌混凝土要大量水,夜间施工要长明灯,设备运转哪能不耗电?直到后来跟着项目经理做成本核算,才惊出一身冷汗:一个中型房建项目,工期18个月,水电费能占到总造价的2%-3%;更让人心疼的是,工地周边常常是缺水地区,我们用的每一滴水可能都来自几十公里外的水库;每一度电背后,可能是煤矿的开采、电网的输送,还有碳排放的累积。

往小了说,省水省电就是省成本。以我参与过的一个30层住宅项目为例,通过节水节电改造,整个工期省下了12万元水电费,相当于多赚了一辆代步车的钱。往大了说,这是施工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盖的是房子,护的是地球。现在甲方招标,“绿色施工”已经成了硬指标,谁能把水电省下来,谁就多了一张竞争的王牌。

二、节水篇:从“跑冒滴漏”到“循环利用”,把每滴水用在刀刃上

2.1先堵住“明漏”:设备改造是基础

工地上最常见的“水浪费”,不是故意的,而是“管不住”。以前工地上的水龙头、水管,用的都是最普通的型号,拧不紧、接口松,随便一摸就能摸到湿乎乎的水痕。后来我们换了“三件套”:

第一,节水型水龙头。传统水龙头开到最大,每分钟能流2升水;换成带限流阀的节水龙头,同样开度,每分钟只流0.8升,洗手、洗工具足够用,水流也不“猛”得溅一身。现在工地上的卫生间、洗料区全换了这种龙头,光这一项,一个月能省300吨水。

第二,防滴漏水管。以前用PVC管,时间一长接口处就渗水,地上总是湿哒哒的。现在换成了带橡胶密封垫的镀锌钢管,每隔50米装一个阀门,哪个区段漏水,关了阀门就能修,再也不用“整条管子拆了重换”。

第三,冲厕设备升级。工地临时厕所以前用的是“长流水”冲厕,水箱24小时滴水,一天能流掉20吨水。后来改成了脚踏式冲水阀——工人用完厕所踩一脚,只冲半箱水;再后来装了感应式冲厕器,人离开30秒自动冲水,水量还能调小。现在一个工地厕所,一天用水量从20吨降到了3吨,效果特别明显。

2.2再利用“废水”:循环系统是关键

工地上的水,最怕“用一次就扔”。搅拌站冲洗设备的水、混凝土养护的废水、雨水,这些水其实都能“二次上岗”。

先说搅拌站废水。以前搅拌车洗完车,污水直接排进下水道,里面全是水泥渣、砂石,不仅浪费水,还容易堵管道。现在我们在搅拌站旁边挖了三级沉淀池:一级池沉淀大颗粒砂石,二级池用滤网过滤细渣,三级池加絮凝剂沉降泥浆。处理后的水清澈了,能直接回用于搅拌车冲洗,或者给工地道路洒水降尘。一个月下来,搅拌站能省下70%的新水。

再说混凝土养护用水。以前给楼板养护,工人拿水管“哗哗”冲,水顺着模板缝隙流到楼下,地面全是积水。现在我们改“大水漫灌”为“覆盖保湿”:楼板浇筑后,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盖草帘,每天用喷雾器喷两次水——水雾能均匀附着在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慢,养护效果更好,用水量却少了80%。

还有雨水收集。南方工地雨季多,以前雨水都顺着排水沟流走了。现在我们在工地角落挖了雨水收集池,上面盖格栅防杂物,池底铺防渗膜。下雨天,雨水通过场地排水沟流进池里,经过简单沉淀就能用来浇绿化、洗轮胎、冲厕所。去年雨季,一个工地的雨水收集池存了1200吨水,整个夏季基本没从市政管网接水用于杂用。

2.3管好人:制度约束+习惯养成

设备和系统再先进,没人管还是白搭。我们项目上有三条“铁规矩”:

第一,“谁用谁负责”。每个施工班组领水阀钥匙,用完水必须关紧——以前总有人洗完工具不关水龙头,现在谁的区域漏水,当月班组奖金扣200元,扣的钱拿来买水果给大家,反而没人再犯了。

第二,“每日巡查制”。安全员每天早上绕工地转一圈,重点查水管接口、水箱、养护区域,带个小本子记漏水点,下午就叫水电工来修。有次巡查发现搅拌站沉淀池的排水阀没关严,及时修好了,避免了50吨水的浪费。

第三,“培训+奖励”。开工前给工人开节水会,用手机拍以前漏水的视频,告诉大家“这水浪费的是咱自己的钱”;谁要是想出节水好点子,比如用矿泉水瓶接水龙头滴的水冲厕所,奖励100元。现在工人们都成了“节水监督员”,看见漏水主动喊人修,比管理人员盯得还紧。

三、节电篇:从“长明灯”到“智能控”,让每度电都“物尽其用”

3.1照明用电:从“大瓦数”到“精准照”

工地上的照明浪费最常见——夜间施工结束后,塔吊灯、围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