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VIP

南通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通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1)每当看到这幅画,我就会想起故乡的(níng)月。

(2)他(nì)心孤诣地研究这个问题,终于取得了突破。

(3)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淳朴的百姓。

(4)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要坚持不懈,永不(y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憔悴(qiáo)气氛(fēn)匀称(chèn)鲜为人知(xiān)

B.祈祷(qí)骊歌(lí)狡黠(xiá)拈轻怕重(niān)

C.澎湃(pài)骨骼(gé)气概(gài)惟妙惟肖(xiào)

D.纨绔(kuà)酝酿(niàng)羁绊(jī)咄咄逼人(duō)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大家夜以继日地工作。

B.他的画技炉火纯青,每一笔都栩栩如生。

C.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镇定自若,不假思索地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D.这本书写得惟妙惟肖,仿佛真人一般。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与老王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D.《春》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关山度若飞。

(2),自缘身在最高层。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论语》中说,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这句话是:,。

6.班级要举办“家乡文化”主题班会,请你围绕主题完成以下任务。(8分)

(1)请为本次班会设计一个主题标语。

(2)如果请你介绍南通的某一项传统文化,你会选择哪一项?请简要说明理由。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7.诗歌的第三、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题。(12分)

空山道中

(唐)常建

山中远公院,寂历无人到。

竹下临清流,松间见远岫。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日夕见孤云,心随天外去。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远公院:(2)寂历:(3)岫:(4)露: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日夕见孤云,心随天外去。

10.这首诗与课文《题破山寺后禅院》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1-13题。(24分)

那一课

(有删改)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背影》。我让学生们先预习,然后我逐段分析课文,讲解作者的写作手法。讲完之后,我布置了一道练习题:请以“父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我以为学生们会写得很好,因为我对父爱有着深刻的理解。

课间,我偶然走到教室后面,看见一个男生趴在桌子上,偷偷地哭泣。我走过去,轻轻地问他:“你怎么了?”他抬起头,泪眼婆娑地说:“老师,我……我不会写。”我感到有些意外,因为他的作文水平一向不错。我走过去,拿起他的作文本,翻看起来。他的作文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写的是:“我的爸爸是一名建筑工人,他每天都很辛苦,为了养家糊口,他常年在外打工。我很少见到他,也很少得到他的关爱。我觉得很孤独,很无助。”

我的心被他的话深深触动了。我问他:“你爸爸真的没有给你关爱吗?”他摇摇头说:“不是的,他只是……他只是不懂得怎么表达爱。”我明白了,这个男生需要的不是写作技巧,而是对父爱的理解。

从那以后,我改变了教学方法。我不再只注重写作技巧的讲解,而是更加注重情感的培养。我开始引导学生们去感受生活中的父爱,去理解父母的爱。我发现,只要用心去感受,父爱无处不在。

现在,每当我看到学生们那充满感动的眼神,我就感到无比欣慰。那一课,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爱。

11.文中“我”最初的教学目的是什么?(4分)

12.“我”是如何转变教学方法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13.文章结尾处,“我”为什么感到欣慰?(6分)

三、写作(共30分)

14.请以“_______,让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挫折、鼓励、阅读等)。

(2)文章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

简要答案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1)宁(2)躅(3)

文档评论(0)

Yan06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