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件(16页).pptxVIP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件(16页).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期末复习

体系构建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政权更替政治民族关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辽金北宋西夏蒙古南宋元朝辽南北面官宋加强中央集权金猛安谋克制元行省制战争议和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业城市繁荣理学形成发展文学艺术三大发明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的变化

核心突破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削实权: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知州制钱谷: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收精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更戍法:地方军队定期更换驻地分散机构权力中央---分割宰相权力:①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财权②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地方①设立“四监司”,监控和节制各州②州增设通判,制约知州重文抑武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②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特点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崇文抑武文官主政

核心突破(积极)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官僚队伍和军队不断膨胀,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熹材料一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zhuan)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核心突破内容:①维持已有边界②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③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和:宋辽“澶渊之盟”宋辽关系: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战:北宋两次北伐惨败影响: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宋夏关系:战:北宋屡战屡败和:宋夏“庆历和议”内容:①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帝号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2.财政危机(三冗问题)1.边防压力:①军队扩编(冗兵)②机构重叠,官僚队伍膨胀(冗官)③财政支出庞大(冗费)

背景原则目的评价内容失败原因三、王安石变法①北宋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③北宋面临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③庆历新政失败基本原则:加强国家管理和控制目的:富国强兵【富国】①青苗法:官府给农民提供农业贷款②市易法:官府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强兵】③保甲法:“兵农合一”的征兵制积极:达到了富国的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局限:①强兵效果并不明显。②在执行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③引起争议,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北宋逐渐走向衰亡。①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与破坏②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利益的现象。③改革涉及面广,头绪过多,且推行操之过急。④宋神宗去世,失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核心突破

核心突破四.南宋偏安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亡1127年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南宋建立岳飞抗金,宋高宗求和绍兴和议,政权对峙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特别提醒注意三次和议的区别:宋辽和议(澶渊之盟)---兄弟之称---北宋送“岁币”(币:平等之意)。庆历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北宋送“岁赐”(赐:君臣之意)。绍兴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南宋送“岁贡”(贡:君臣之意)

五.辽夏金元政权的建立与制度辽西夏金元916年契丹耶律阿保机南北面官制四时捺钵制度1038年党项元昊基本模仿北宋蕃汉两套官称1115年女真完颜阿骨打沿袭唐宋制度猛安谋克制度1271年蒙古忽必烈沿袭汉制地方行省制特点:蕃汉分治、因俗而治性质: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又是中央派出机构影响:①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②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③是我国省制的开端。认识:◆因俗而治,缓和民族矛盾,推动民族交流与融合;◆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了辽的统治;◆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核心突破

核心突破六.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民族关系交通:地方管理:边疆:修筑驿道;设立驿站;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实行行省制,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吐蕃:由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台湾: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巩固统一措施:民族政策:“四等人制”目的:保障蒙古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