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苗木养护施工方案
苗木养护施工需遵循预防为主、科学养护的原则,根据植物生理特性及生长周期制定系统性养护方案。养护范围涵盖乔木、灌木、地被、草坪及水生植物等全部绿化植被,养护周期自竣工验收合格后起算,包含日常养护、专项养护及应急处置三大模块。
一、分类型养护标准
1.乔木养护技术规范
新植乔木(定植不满3年)需设置三角支撑或四角支撑,支撑点高度控制在树干高度的1/31/2处,接触点应加装柔性垫层。胸径5cm以上乔木需采用通直钢管支撑,钢管直径不小于4cm,入土深度≥50cm,支撑角度呈45°60°。常绿乔木定植后需进行水分管理,夏季每日叶面喷雾2次,单次喷雾量以叶片完全湿润不滴水为宜,土壤含水率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80%。落叶乔木休眠期修剪重点去除病弱枝、交叉枝,修剪截面直径超过5cm的伤口需涂抹愈合剂,愈合剂应包含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羊毛脂的混合基质。
2.灌木养护操作细则
花灌木修剪需遵循先内后外、先下后上的原则,月季类灌木花后需保留35个健壮分枝,剪口位于芽点上方1cm处,倾斜角度45°。色块灌木需保持高度一致,修剪平面误差不超过±2cm,修剪频次根据生长势调整,春季每月1次,夏季每20天1次。球类灌木需维持球面圆滑,无明显凸起或凹陷,修剪工具应采用锋利度达800目以上的绿篱机,作业前需用75%酒精对刀片消毒。
3.地被与草坪养护参数
冷季型草坪(高羊茅、黑麦草)修剪高度保持68cm,暖季型草坪(结缕草、狗牙根)修剪高度控制在45cm,修剪遵循1/3原则,即每次修剪量不超过草高的1/3。地被植物覆盖度需达到95%以上,单处裸露面积不超过0.2㎡,杂草率控制在3%以下。草坪灌溉采用地埋式喷灌系统,喷头间距不大于射程的85%,雾化度≥80%,避免产生地表径流。
4.水生植物养护要点
挺水植物需保持根系固定,水深控制在植株高度的1/31/2,浮叶植物需定期清理老化叶片,保持水面覆盖率60%70%。沉水植物每月检查一次生长状况,当透明度低于60cm时需更换水体30%。荷花等大型水生植物需在花后保留35片立叶,及时清除枯萎花茎,防止水体污染。
二、核心养护作业技术
1.灌溉系统运行管理
建立土壤墒情监测体系,采用TDR300土壤水分测定仪,每周监测一次根际土壤含水率,乔木根际监测深度为3050cm,灌木为2030cm,草坪为1015cm。当土壤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量50%时启动灌溉,采用滴灌系统时工作压力控制在0.150.25MPa,灌水周期根据气象数据动态调整,夏季高温期乔木每3天灌溉一次,单次灌水量80120L/株。喷灌系统需定期检查喷头旋转角度和射程重叠度,雾化喷头喷射半径误差不超过±0.5m。
2.精准施肥实施方案
春季(34月)施萌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151515)为主,乔木施用量0.51kg/株,采用环状沟施法,沟深2030cm,宽1520cm。夏季(67月)施生长期肥,增加氮肥比例(氮磷钾201010),配合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每月12次。秋季(910月)施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乔木施用量1015kg/株,混加过磷酸钙0.5kg,采用放射状沟施法。花灌木在花芽分化期(通常56月)增施磷钾肥,促进花芽形成。
3.科学修剪技术规范
修剪工具应符合GB/T21655.12008标准,修枝剪刃口间隙不大于0.1mm,锯片齿距均匀度误差≤0.2mm。乔木修剪遵循三去三留原则:去弱留强、去病留健、去密留疏,保持树冠冠幅与树高比例1:1.52。行道树分枝点高度统一控制在2.53.5m,相邻植株分枝点高度差不超过0.3m。绿篱修剪采用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侧面倾斜角度5°10°,保证下部枝叶光照充足。修剪废弃物需分类处理,病虫枝采用密封袋收集后焚烧,健康枝条粉碎后堆肥,堆肥温度需达到55℃以上并维持7天以上进行无害化处理。
4.病虫害生态防控体系
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机制,采用性诱剂、诱虫灯等监测手段,每5000㎡设置1台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虫灯高度1.51.8m,波长320680nm。常见病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策略,春季发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夏季高温高湿期每15天喷施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800倍液)。虫害防治优先采用生物防治,释放瓢虫控制蚜虫(益害比1:100),施用苏云金杆菌(Bt)防治鳞翅目幼虫,浓U/μL。化学防治需符合GB/T8321.102018标准,选用低毒低残留药剂,喷施时间控制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风速超过3级时停止作业。
5.土壤改良与中耕管理
每年春季进行一次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测定pH值、EC值、有机质含量及速效养分含量,当pH值低于6.0时施用生石灰调节,施用量50100kg/亩,当pH值高于8.0时施用硫磺粉,施用量3050k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