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3湖心亭看雪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读文章写景之妙,体会语言的精简凝练之美,加强文言词句的积累。
3.关注文章细节之处,并结合写作背景,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圈点勾画法;3.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柳宗元的《江雪》用凝练的笔触勾勒了大雪时千山万径中人鸟绝迹的寒江独钓图,诗中的天地万籁俱寂、一尘不染,而渔翁却在孤傲地垂钓。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同样写雪景的文章《湖心亭看雪》,一起领略作者笔下的景致与其中的情味。
(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1.作者档案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仕宦世家,幼时即显露出不凡的才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2.背景链接
张岱出身仕宦世家。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避居于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在明亡入山之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二)梳理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1.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2.积累文章中常见的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是是日更定矣(这)
是金陵人(判断词,是)
(2)白上下一白(白色的)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词类活用】
大雪三日(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
【古今异义】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今义:白色。)
【特殊句式】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句,“是”表判断)
(2)更有痴似相公者(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书读百遍,而义自见,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以达到充分理解文意的目的。
2.理内容,抓要素。
(1)本文写了何人何时到何地做何事?
张岱在“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后“独往湖心亭”看雪,偶遇两个金陵人。
(2)在文中找出最恰当的字来评价张岱。
痴。
上一节课,我们对这篇文章已经有了初步的把握,了解了作者的“痴”,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分析文中的“痴”。
(一)咬文嚼字论“痴行”
请从前文找一找:舟子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的“痴”?由此看出作者什么性格?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作者挑选了“更定”时分,也就是晚上八点左右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这是一天中寒意渐浓、别人都不愿选择的时间,且是“独往”,可见他痴迷山水,反映出作者特立独行、不随俗流的性格。
(二)咬文嚼字赏“痴景”
1.西湖雪景让作者在连下几天雪后的夜晚独自一人去欣赏,它到底美在哪里呢?在文中把描写雪景的句子找出来。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结合朗读体会,说说作者是如何描绘雪景的。
(1)三“与”之奇:“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壮阔景象,从大处落笔,由上到下描写雪后西湖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2)视角、量词之奇: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之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变换角度,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由大到小,由远到近,不但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
3.在写景上,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1)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绝妙的西湖夜雪图。(2)运用对比手法,摄取全景,凸显天地阔大;由面及点,显得人物渺小。这是大与小的对比。此时的西湖,天上的云、远处的山、周围的湖面,全是白色,在白色的覆盖下,只有长堤、湖心亭、扁舟和舟中人影影绰绰,形成白与黑的对比。
【教学提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三)咬文嚼字品“痴情”
作者不是一个专门写景、写山水的人,而是个写都市生活的人。
1.看来作者写完山水,便要开始写生活了。独自出门赏雪的那晚,作者遇上了谁?
两个客居杭州的人。
2.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者与他遇到的人有何相似之处?
都做了与众不同的事,即在这样一个大雪后的夜晚到湖心亭看雪,醉情于自然。
3.还有其他相似处吗?
都客居杭州。
4.遇到后,作者还和他们喝了酒,心情怎么样?
“拉余同饮”颇有幸遇知音之乐,此处明明是作者惊喜,却写“两人”高兴,构思巧妙。“强饮三大白”乃作者为酬谢知己。“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不可不饮。
5.作者写“问其姓氏”,可后面却是“是金陵人,客此”,看起来答非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01(解析版)(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 淮北一中高一下化学周练.docx
-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10周练习(必修二7、8章).docx
-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三垛中学2020-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练习.docx
-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 期末押题卷01(解析版).docx
- 综合突破01 期末压轴80题之选择题(解析版).docx
- 综合突破02 期末压轴80题之非选择题(解析版).docx
- 5.4.3 真菌 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 1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doc
- 14 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
- 16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
- 17 孤独之旅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
-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
- 19 怀疑与学问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
- 20 谈创造性思维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
- 21 创造宣言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
- 23 范进中举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
- 24 三顾茅庐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
- 25 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