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2/NUMPAGES3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各国的君主、卿大夫争相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有能力的人顷刻间就可由布衣变为卿相。如卫鞅本是魏相的家臣,入秦后受到秦孝公的赏识,便成为秦的高级官员,主持改革国政;张仪本是魏人,入秦后凭借其才能成为秦惠王的相。这从侧面说明,战国时期()
A.贵族政治受到冲击B.平民政治地位提高
C.察举制度日渐完善 D.魏国文化教育发达
2.汉代的主要选才方式是“乡举里选”,即由地方依据“乡望”“士名”推举人才。曹魏时实行九品中正制,中正官由中央官兼任,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地方人才,获得资品的人才,由吏部授官。这说明当时的九品中正制()
A.有效避免了官僚腐败
B.加速了门阀地主的衰落
C.延续和发展了察举制
D.改变了乡举里选的传统
3.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墓竹简《为吏之道》记载:“吏有五善: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龚(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据此可知,秦朝的官员管理()
A.注重官员的思想素质 B.集中体现儒家思想
C.动摇了法家统治地位 D.有利于中央的集权
4.西汉政权刚一建立,刘邦便立即恢复了秦的上计制度,并启用“明习天下图书计籍,又善用算律历”的张苍为计相。张苍以列侯的身份居于相府,主持全国的上计工作。由此可知,张苍当时主要负责()
A.协助宰相,制约君主专制
B.审核各地计簿,考核官员政绩
C.抑制王侯,加强中央集权
D.贯彻秦制汉承,完善监察体系
5.戴圣为汉代大儒,担任九江太守时期,政行却多不循法规,刺史何武派人调查戴圣罪状,戴圣恐惧,主动辞职。这反映出汉代刺史()
A.解决了分封遗留问题 B.实现了向政务官的转化
C.有利于规范地方治理 D.架空了地方官员的权力
6.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唐初,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随俗应付)”,唐太宗特地下诏“禁卖婚”,以打击旧士族。南宋史家郑樵云:“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上述材料表明,魏晋之后()
A.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 B.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
C.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D.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
7.宋代考试官从受命之日开始,直到放榜之日,一直被锁宿于试院,试院天数视考官人数和试卷多少而定,有时长达两个月之久。这种锁院制度()
A.彻底杜绝考试不正之风
B.进一步加强君主的权力
C.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
D.体现了科举制度的僵化
8.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对官吏的考核一直混杂在普通的行政活动中,到了唐代出现了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
A.坚持德才兼备的考核原则
B.重视考核程序的规范化
C.考核的过程注重公平公正
D.官吏考核的逐渐专业化
9.宋代制定了严格的地方监司出巡制度,规定:监司没有公事一般不得在巡察的州县超过三天;不能纵容属官巧立名目,仗势求财;必须将所属州县巡视一遍并就具体情况申报尚书省。这些规定是为了()
A.保障监察的规范有效 B.限制监司职权范围
C.确保考核流程的严密 D.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10.据史载,元仁宗命令大臣议定科举之法,并明确规定:“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这表明()
A.元朝沿用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
B.德行不再是人才选拔的标准
C.士族阶层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
D.统治者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11.《明会典》载:“凡在京堂上、正佐官考满三年、六年,俱不停俸,在任给由,不考核,不拘员数,引至御前,奏请复职。”至于六部五品以下官员“历任三年,听于本衙门正官察其行能,验其勤惰,从公考核明白,开写称职、平常、不称职词语,送监察御史考核”,再由吏部覆考。明朝的这些做法()
A.旨在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
B.体现了决策机制的变化
C.助推官僚机构的相互制衡
D.保障了官员素质的提升
1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宋朝演变为台谏合一,到明清行使监察权的机构变为科道。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集权的加强 B.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
C.台谏分置的弊端 D.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官吏不法行为日渐增多,而监郡御史难以对其开展有效的监察。汉武帝废除监郡御史后,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每州设六百石的刺史一人负责监察。刺史作为地方专职监察官,职责为“周行郡国,省察治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1 第1节 第1课时 激素的发现及研究实例 【答案】【导学案】.docx
- 01 第1节 第1课时 激素的发现及研究实例 【答案】【练习册】.docx
- 01 第1节 第1课时 激素的发现及研究实例 【正文】【导学案】.docx
- 01 第1节 第1课时 激素的发现及研究实例 【正文】【练习册】.docx
- 01 第1节 第1课时 激素的发现及研究实例.pptx
- 01 第1节 第1课时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答案】【导学案】.docx
- 01 第1节 第1课时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答案】【练习册】.docx
- 01 第1节 第1课时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正文】【导学案】.docx
- 01 第1节 第1课时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正文】【练习册】.docx
- 02 第1节 第2课时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答案】【导学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