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跟师学习笔记与心得体会
中医之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传承,向以“口传心授,手把手教”为重要方式。跟师学习,便是这一传承模式的生动体现。余有幸,得遇明师,侍诊左右,耳濡目染,于临床实践中感悟中医之魅力,于点滴积累中深化对经典理论的理解。现将跟师以来的些许笔记与心得整理如下,冀与同道共勉。
一、初入师门:以“空杯”之心,观“活的临床”
初随师侍诊,心中既有期待,亦有惶恐。期待者,终于能将书本所学付诸实践;惶恐者,唯恐所学不精,未能领会师意。师常言:“跟师第一要诀,便是放下成见,以‘空杯’之心,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此语深得我心。
1.侍诊左右,眼观六路
跟师之初,主要任务便是“看”与“听”。看老师如何接诊患者,如何望神、望色、望舌;听老师如何询问病情,如何引导患者诉说,如何抓住核心症状。老师接诊,往往先观患者神色形态,再以平和语调问诊,其间穿插闻气味、切脉象。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看似平淡,实则蕴含深厚功力。
曾见一患者,主诉失眠多梦,心烦不宁。老师并未急于开方,而是细问其饮食、二便、情绪变化,尤其关注其舌象与脉象。观其舌,舌尖红赤,苔薄黄;切其脉,寸脉浮数。老师断为“心火亢盛,扰动心神”。此过程,若非仔细观察,难以捕捉关键信息。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实为跟师入门之基。
2.抄方实录,心摹手追
抄方,是跟师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非仅为记录方剂,更在于通过抄录,体悟老师的辨证思路与用药法度。起初,只是机械记录药味与剂量。师发现后,告诫曰:“抄方,要‘抄其意’,而非‘抄其形’。每味药为何用?剂量为何如此?君臣佐使如何配伍?皆需用心思考。”
于是,我开始在抄方之余,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要脉证、病机分析、治法方药,并于当日侍诊结束后,及时整理,标记疑问,次日向老师请教。此过程虽繁,然收获颇丰。通过对比不同患者的证治,逐渐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二、辨证思路:师传“心法”与“活法”
中医之精髓,在于辨证论治。书本所学,多为理论框架与一般规律,而临床病情,千变万化,错综复杂。老师的辨证“心法”与“活法”,往往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凝练而成,非书本所能尽载。
1.“抓主症”与“审病机”
老师临证,尤重“抓主症”。主症者,疾病之关键,病机之外露也。抓住主症,犹如纲举目张,其他兼症皆可随之而解。曾治一咳嗽患者,咳甚则喘,痰多色白,伴恶寒鼻塞。众医多以“风寒束肺”论治,然效不佳。师接诊后,细询得知其虽有恶寒,但口不渴,小便清长,且脉象沉细。师曰:“此非单纯风寒,乃太阳少阴合病,阳气不足,寒饮内停。”遂以温阳散寒、化饮平喘之法,数剂而愈。此例让我深刻体会到,抓主症并非简单罗列症状,更要结合体质、舌脉,审察病机本质。
2.“问不厌细”与“舍繁就简”
师之问诊,既“细”且“准”。对于关键信息,必反复确认,务求详尽。如问疼痛,必问其部位、性质、程度、诱因、缓解方式;问饮食,必问其喜恶、食量、口味、二便情况。然细非繁琐,师亦强调“舍繁就简”,于纷繁复杂的症状中,迅速提炼出与病机相关的核心信息,不为假象所迷惑。此“繁”与“简”之间,体现的正是老师深厚的临床功底与辨证智慧。
三、处方用药:体悟“药证相应”与“方证对应”
中医治病,药为兵,方为阵。处方用药,非简单堆砌药物,实乃医者辨证思路的具体体现。跟师学习,于处方用药处,最能窥见老师的经验与匠心。
1.“药证相应”的微妙
老师常谓:“用药如用兵,贵精不贵多。每味药皆有其特定‘适应证’,所谓‘药证相应’,便是指药物的性能功效与患者的证候表现丝丝入扣。”例如,同为失眠,若见心烦不寐,舌尖红,用黄连;若见心悸怔忡,神疲乏力,用茯苓、远志;若见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则用酸枣仁、知母、黄柏。通过大量临床案例的积累,我逐渐体会到,熟悉每味药物的“个性”与“特长”,是实现“药证相应”的前提。
2.“经方”与“时方”的灵活运用
老师对方剂的运用,不拘泥于“经方”或“时方”,总以“方证对应”为准则。对于病机单纯、证候典型者,常以经方取效,如桂枝汤治太阳中风,小柴胡汤治少阳证。而对于病情复杂、兼夹证多者,则又能灵活化裁时方,或经方与时方合用。师常言:“方剂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学习方剂,不仅要记住其组成、功效、主治,更要理解其组方之理,方能‘师其法而不泥其方’。”跟师抄方日久,对老师“信手拈来,皆成妙方”的境界,愈发钦佩。
四、心得体会:医道之路,“悟”与“行”并重
跟师学习,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承,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医德医风的熏陶。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本知识是基础,但唯有通过临床实践的检验与印证,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许多在书本上看似简单明了的理论,到了临床,面对活生生的患者,才发现其复杂性与多变性。跟师侍诊,正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每一次抄方,每一次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花生十三丨25言语知识思维导图默写.pdf VIP
- 2025年亚马逊运营笔试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人教PEP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北邮社《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教学课件-NO3.ppt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教.doc VIP
- 局部解剖学第六单元三角肌区、肩胛区和上肢后面的结构.ppt VIP
- 2023年天津英语中考真题试卷分析 .pdf VIP
- 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招考职位表(4626人).xls VIP
- 2025年秋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docx
- 得宝 迪普乐DP-F850 DP-F650 DP-F620 DP-F550 DP-F520 制版印刷一体机 维修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