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富马酸酮替芬片作用
一、富马酸酮替芬片的药理基础
富马酸酮替芬片是一种兼具抗组胺与过敏介质释放抑制作用的药物,其核心成分酮替芬通过双重机制发挥作用。一方面,它能竞争性阻断组胺H1受体(组胺是引发过敏反应的主要介质之一),减少组胺与受体结合后导致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等反应;另一方面,它可稳定肥大细胞(参与过敏反应的关键免疫细胞)细胞膜,抑制其脱颗粒过程(即释放组胺、白三烯等过敏介质的过程),从源头减少过敏物质的释放。这两种作用的协同,使其在过敏相关疾病中表现出比单一抗组胺药更全面的疗效。
二、主要临床作用与适用场景
1.1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控制
过敏性鼻炎是由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的鼻黏膜炎症,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及鼻塞。富马酸酮替芬片通过阻断组胺作用,可快速缓解喷嚏、鼻痒等急性症状;同时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后续炎症介质释放,降低症状反复发作风险。临床实践中,成人通常起始剂量为一次1mg(1片),一日2次(早、晚各1次),症状缓解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疗程一般为2-4周。需注意,对中重度鼻塞患者,建议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以增强疗效。
1.2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与辅助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富马酸酮替芬片的过敏介质抑制作用可减少气道内炎症细胞活化,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即气道对刺激物过度敏感的状态),从而预防哮喘急性发作。对于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可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基础上,加用本品作为辅助治疗,推荐剂量为一次1mg,一日2次,疗程通常需3个月以上(具体需根据肺功能评估调整)。但需注意,本品对已发作的哮喘急性症状(如严重喘息)缓解效果有限,此时需优先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
1.3慢性荨麻疹的长期管理
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皮肤隆起性红斑)反复发作超过6周的疾病,常伴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富马酸酮替芬片通过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及其他致痒物质,可有效减少风团数量、降低发作频率并减轻瘙痒程度。临床研究显示,对于常规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控制不佳的患者,加用本品后有效率可提升至70%-80%。用药方案通常为一次1mg,一日2次,连续服用4-8周后,根据症状控制情况逐渐减量(每2周减少1次服药),直至最小维持剂量(如隔日1次)。
三、使用注意事项与风险控制
2.1禁忌人群与用药前筛查
对富马酸酮替芬或制剂中其他成分过敏者禁用;妊娠早期(前3个月)及哺乳期女性需谨慎使用(需医生评估获益与风险);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如血肌酐>265μmol/L)应减少剂量(建议初始剂量为一次0.5mg,一日2次),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用药前需向医生说明是否有青光眼、前列腺增生(可能加重排尿困难)等基础疾病,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叠加。
2.2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约20%-30%的患者用药初期会出现轻度嗜睡、乏力,多在用药1-2周后逐渐耐受;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口干、恶心等消化道症状。针对嗜睡问题,建议将每日2次服药时间调整为早晨和睡前各1次(避免白天服药影响工作),且服药期间避免驾驶机动车、操作机械或进行高空作业。口干症状可通过少量多次饮水缓解,恶心者可改为餐后服药(与食物同服可减轻胃肠道刺激)。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持续头晕、心悸或皮疹),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2.3药物相互作用的规避
富马酸酮替芬片与中枢神经抑制剂(如地西泮、阿片类镇痛药)合用时,可能加重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需避免联用;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抗真菌药(如酮康唑)联用时,可能增加本品血药浓度,需减少剂量(建议减半)并监测不良反应。此外,饮酒会显著增强本品的中枢抑制作用,用药期间应严格戒酒。
2.4特殊人群的用药调整
儿童(3-12岁)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推荐剂量为一次0.5mg,一日2次(体重<20kg者)或一次1mg,一日2次(体重≥20kg者),需在家长监护下用药并观察反应;老年患者(>65岁)因肝肾功能减退,建议初始剂量为一次0.5mg,一日2次,2周后若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增至常规剂量。长期用药(>3个月)者需每2个月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是否出现血小板减少或转氨酶升高等异常。
四、用药依从性与疗效评估
为确保疗效,需严格按医嘱规律服药,避免漏服或自行停药(尤其是哮喘、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意停药可能导致症状反弹)。用药2周后需评估疗效:过敏性鼻炎患者若喷嚏、鼻痒症状缓解>50%,提示有效;哮喘患者若日间喘息发作次数减少>70%且夜间无憋醒,可认为控制良好;慢性荨麻疹患者若风团数量减少>60%且瘙痒程度明显减轻,需继续维持治疗。若用药2周后无改善,应及时复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会计年终工作述职报告7篇.docx VIP
- 法语语法总结ppt课件.pdf VIP
- 6《除法》单元整体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 .pdf VIP
- 小学生竞选大队干部演讲稿优秀.pptx VIP
- FSSC22000V6.0体系文件清单.docx VIP
- 情绪觉察水平量表.pdf VIP
- 20210916-IBM商业价值研究院-人工智能:应对AI数据困境:恰当的数据集成方法、治理和工具.pdf VIP
- DBJ50-T-185-2019_增强型改性发泡水泥保温板建筑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docx VIP
- SOP-QR-141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办法.doc VIP
- 几种常见医院感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