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一、前言
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患病率最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1年数据,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达5.37亿,中国患病率约11.9%,且呈年轻化、规模化趋势。糖尿病的核心危害在于长期高血糖引发的多器官并发症——视网膜病变可致失明,肾病可进展为尿毒症,神经病变会引起肢体麻木疼痛,足溃疡可能导致截肢,心脑血管疾病更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科学的护理干预是糖尿病管理的“桥梁”,既能帮助患者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又能提升其生活质量。本文围绕糖尿病的护理措施展开系统阐述,涵盖疾病概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核心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价及总结注意事项等环节,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二、疾病概述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1型)、相对不足或作用缺陷(2型),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以持续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根据病因可分为四类: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胰岛素绝对缺乏,需终身依赖胰岛素)、2型糖尿病(占90%以上,中老年人多发,与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下降有关)、其他特殊类型(如遗传缺陷、药物诱发)及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首次发现的高血糖)。
其发病与遗传(2型糖尿病有家族聚集性)、环境(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导致肥胖)及生活方式(吸烟、酗酒)密切相关。病理生理核心是胰岛素“量”或“效”的不足,导致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利用,进而引发血糖升高;同时脂肪分解加速(产生酮体)、蛋白质分解增加(导致体重下降)。
临床表现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仅体检时发现高血糖;典型“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常见于1型或病情进展的2型患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负担,包括:①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②大血管病变(冠心病、脑卒中、下肢动脉硬化);③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多见于血糖控制极差者)。
三、护理评估
精准护理的前提是全面评估,需从健康史、身体状况、实验室检查、心理社会四方面展开:
1.健康史评估:询问既往病史(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家族史(直系亲属是否患糖尿病)、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运动习惯、吸烟饮酒史)、用药史(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升糖药物)及发病情况(1型患者是否有酮症酸中毒史,2型患者是否有肥胖史)。
2.身体评估:观察一般情况(体重、体型,中心性肥胖者需测腰臀比);评估症状(是否有“三多一少”、肢体麻木、视力模糊、足部溃疡);检查体征(血压、心率,足部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眼部有无视网膜病变体征)。
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评估:核心指标包括血糖(空腹、餐后2小时、随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2-3个月平均血糖,正常6.5%,糖尿病患者目标7%)、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评估β细胞功能);并发症筛查需查尿常规(尿蛋白、尿酮体)、肾功能(血肌酐)、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神经传导速度(周围神经病变)、眼底检查(视网膜病变)。
4.心理社会评估:关注情绪状态(是否焦虑、抑郁,如担心并发症或长期用药负担)、认知水平(对饮食、运动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社会支持(家人照顾及经济能力)。
四、护理诊断
基于上述评估,主要护理诊断如下:
1.营养失调:高于/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胰岛素缺陷导致代谢紊乱、饮食控制不当有关(如2型肥胖患者因高热量摄入致营养过剩,1型患者因胰岛素不足致体重下降)。
2.体液不足与高血糖引发的渗透性利尿、酮症酸中毒时的呕吐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高血糖抑制免疫功能、周围神经/血管病变致组织缺血有关(易发生皮肤、泌尿、呼吸及足部感染)。
4.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
5.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饮食、运动、药物及并发症预防知识。
6.焦虑/抑郁与终身患病、担心并发症有关。
五、护理目标
护理目标需具体、可衡量,对应诊断制定:
1.营养失调:患者掌握饮食控制方法,3个月内体重维持在理想范围(BMI18.5-23.9kg/m2),肥胖者体重下降5%-10%。
2.体液不足:体液恢复正常,表现为尿量(1500-2000ml/日)、皮肤弹性、血压稳定,酮症酸中毒患者血酮体、血气分析正常。
3.有感染的危险:住院/随访期间无新发感染,原有感染得到控制(体温、白细胞计数正常)。
4.潜在并发症:患者能识别并发症早期症状(如视力模糊、肢体麻木),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或进展延缓。
5.知识缺乏:出院前掌握饮食、运动、药物及血糖监测技能,能正确回答80%以上糖尿病知识问题。
6.焦虑/抑郁:情绪稳定,SAS/SDS量表评分降至正常范围,能积极配合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