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课件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VIP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课件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二单元第三、四、五、六单元第七、八、九单元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课程目标一、人类文明的产生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三、古代文明多元的原因

(一)人类文明产生的条件1、食物获得方式的转变:采集→生产采集、狩猎“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礼记·礼运》农耕、畜牧农业革命采集→生产地区差异→交换贸易放牧种植作物采集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一)人类文明产生的条件2、生产力发展,两次社会分工出现采集→生产流浪→定居→村落、城市农业、手工业(第一次社会分工)生产工作,管理和文化创作工作(第二次社会分工)总之,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经常的食物,从而使人类转入了比较持久的定居生活,于是,有一定布局的村落开始出现。——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一)人类文明产生的条件3、早期文明载体的出现社会分工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贫富差距→社会分化阶级产生早期国家部落战争文字产生文明诞生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思考:文明产生的标志?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文明的标志产生原因阶级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战俘沦为奴隶国家解决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需要文字记事、管理的需要城市农耕文明要求定居;政治宗教活动;战争兼并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一)宏观把握五大文明区的共性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古代中国文明约BC3千纪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BC3500年古印度文明约BC3千纪古埃及文明约BC3500年古希腊文明约BC2千纪40°N20°N问题一: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指出早期文明有何共同特点。①主要位于亚欧非的中纬度地区②大多位于大河流域的两岸③文明之间相对孤立、区域分散,表现出多元特点问题二:从时间的角度,指出早期文明有何特点。①起源时间不一,有先后顺序②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起源早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二)微观透析五大文明区的个性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地理位置图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中间的地方”肥沃的新月地带(1)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政权更迭频繁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安努和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齐涛:《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古代卷》(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乌尔纳姆法典》《利皮特-伊什塔法典》《埃什鲁那法典》统治者比较重视法律《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节选:“第七条:自由民从自由民之子买得或为之保管金或银,或奴隶,或或牛,或羊……或无论何物,而无证人及契约者,是为窃贼,应处死第21条: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死并掩埋之。”—齐涛:《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古代卷》证人和契约意识保护私有财产商贸经济发达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2.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埃及地理位置图“在尼罗河的生存环境中,日月的无穷循环,自然万物的荣枯,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和消退,由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形成的稳定的政局,加上以法老为中心的统治秩序的长期延续使得古埃及人相信历史的发展也如自然界一般是无限循环的,并设想出这种循环过程中所有时间的发展定势。”——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政权相对长期统一以来世为中心的乐观文明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埃及法老图坦哈蒙的金棺从左到右依次为第四王朝门卡乌拉(胡夫之孙)、哈夫拉(胡夫之子)、胡夫三位法老的金字塔,小金字塔是孙子的几个妻子。金字塔大小代表财富和实力。埃及金字塔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3、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古印度为地理概念,指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领土,未曾以之为国名。北面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面是印度洋;东面是若开山脉-科西马丘陵-那加丘陵,加上大片原始森林隔开了东南亚;西面有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形成了一

文档评论(0)

187****6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