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三宁波市“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8).docxVIP

2025高三宁波市“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8).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高三宁波市“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8)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挥毫泼墨隽永飘逸纷至踏来贻笑大方

B.涵养水分赋予新生轻歌漫舞狼烟四起

C.前仆后继繁荣富强眼花缭乱面黄肌瘦

D.眼界一新靡靡之音前因后果咄咄逼人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使得许多传统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B.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C.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D.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且也使得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答案:B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C.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代表作有《春望》、《登高》等。

D.《水浒传》讲述了宋江、吴用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故事,作者是施耐庵。

答案:C

二、填空题

1.请补全下列名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

(2)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3)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答案:(1)柳暗花明又一村;(2)青青园中葵;(3)采菊东篱下

2.请补全下列名篇:

(1)__________,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

(3)__________,可以攻玉。

答案:(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阅读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赐也闻之矣:“命者,人所禀于天,有厚有薄,有长短,有穷达,有迟速,有贵贱,有贫富,有寿夭。天命有常,人所禀受,有厚有薄,不可改易。命之所在,虽富贵不能淫,虽贫贱不能移,虽威武不能屈。是以君子必慎其独也。”

【乙】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禀:__________;②征:__________。

答案:①禀:承受、接受;②征:征求、索求。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命有常,人所禀受,有厚有薄,不可改易。

②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

答案:①天命有常,人所承受,有厚有薄,不可改变。②上下互相索求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

(3)根据文意,概括甲文中孔子的观点。

答案: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君子,必须懂得天命、礼和言。

2.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秋”的味儿。秋不是名花,也未必是美酒,那一种味儿,却很微细,很深沉,很复杂。

【乙】

秋天,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谷,丰满的果实,都将在这个季节里呈现。然而,秋天不仅仅是收获,更是思考。当我们在秋天的田野里漫步,看着那些金黄的稻谷,我们会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人生的收获与失落。

(1)根据甲文,概括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答案:作者认为秋天清静、深沉、复杂。

(2)结合乙文,谈谈你对秋天收获与思考的理解。

答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思考的季节。在秋天,我们可以欣赏到丰收的果实,同时也会思考生命的意义,反思人生的收获与失落。

文档评论(0)

思钱想厚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