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VIP

山西省临汾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临汾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试卷说明:

1.考试内容:初升高暑期内容;

2.试卷分值:150分;建议时长:90分钟;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到相应的答题区域。

一、课内文言知识考查(本题共14小题,共40分)

(一)文言字词考查(本题共6小题,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桂棹(zhào)殷岩泉(yīn)吾尝跂而望矣(qǐ)酾酒临江(lī)

B.?愀然(qiǔ)嫠妇(lí)水澹澹(dàn)横槊赋诗(shuò)

C.?舳舻(zhú)訇然(hōnɡ)冯虚御风(píng)不积跬步(kuǐ)

D.?枕藉(jì)剡溪(tán)山川相缪(liáo)扣舷(xián)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殷岩泉”的“殷”读作“yǐn”,“酾酒临江”的“酾”读作“shī”;

B.“愀然”的“愀”读作“qiǎo”;

D.“枕藉”的“藉”读作“jiè”,“剡溪”中的“剡”读作“shàn”。

故选C。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①木直中绳符合②虽有槁暴晒

③师道之不传从师的风尚④则耻师焉羞耻

⑤固一世之雄也本来⑥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端正

⑦渌水荡漾清猿啼清澈⑧须行即骑访名山等到

A.②④⑥B.①③⑦C.④⑥⑦D.④⑤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正确。句意:木材笔直,符合墨线(的标准)。

②正确。句意:即使又被晒干。

③正确。句意: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下来。

④错误,耻:以……为耻。句意: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

⑤正确。句意: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

⑥错误,正:使动用法,“使……正”,意译为“整理”。句意:(他)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向客人问道。

⑦错误,清:凄清。句意:溪水清澈荡漾,猿猴叫声凄清。

⑧正确。句意:等到要出发的时候,就骑上(它)去寻访名山大川。

综上:④⑥⑦解释错误。

故选C。

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⑤古之学者必有师⑥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⑦小学而大遗⑧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A.①③B.②⑥C.④⑧D.⑤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句意: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②“不齿”:古今含义相同,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句意:巫医、乐师、百工等这些人,是读书人所看不起的。

③“不必”:古义,指不一定;今义,指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句意: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④“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人。句意: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远低于圣人。

⑤“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的人。句意: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⑥“须臾”:古今含义相同,很短的时间,片刻。句意:(整日思考所得)比不上片刻所学的。

⑦“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学龄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句意: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⑧“寄托”:古义,托身、安身;今义,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某事物上。句意:没有蛇或鳝的巢穴就无法托身(的原因)。

②⑥古今意义相同。

故选B。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苏子愀然B.凌万顷之茫然C.其声呜呜然D.何为其然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意:苏轼的神色也愁惨起来

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意:越过浩瀚无垠的江面。

C.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意: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

D.代词,这样,如此。句意: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

故选D。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B.在当前形势下,以正确的理论、正确的思路、正确的规划来引领资本市场改革,尤为重要。

C.在“互联网+”大潮奔涌而至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不能隔岸观火,而应切实培养下一代国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D.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A.部署:指安排,布置;处理;料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