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编号
SY-ZX-43-2010
代替
规范等级
三级规范
XXX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直角转向测试规范
2010-04-20制定
XXX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范是在总结国内转向系统汽车行业测试规范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汽车试验公司经验,并参照GB技术标准制定的。
本规范由XXX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所管理。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行驶性能开发所负责起草。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规范编号
制定/修订者
制定/修订日期
批准
日期
直角转向测试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汽车直角转弯试验的测试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XXX汽车股份公司开发的M1、N1类机动车。用于评价车辆在直角转弯时的通过性和转向操作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测试变量
表1
测量参数
测量范围
测量仪器
方向盘转角
±1080
测量方向盘
方向盘力矩
±50Nm
测量方向盘
方向盘角速度
720°/s
测量方向盘
汽车纵向车速
0~50Km/h
光学传感器/GPS
注:1、关于试验数据采集系统的选用:可选用如DEWETRON、DATRON、NI、VBOX等系统。
2、关于数据采集频率:建议采样频率不低于20Hz。
4试验条件
4.1试验汽车:试验汽车是按厂方规定装备齐全的汽车。试验前应测定车轮定位参数,对转向系、悬架系及车轮进行检查并按规定进行调整、紧固和润滑(保证转向器齿条行程左右对称)。只有认定试验汽车已符合厂方规定的技术条件,才可进行试验。测定及检查的有关参数的数值应作记录。
4.2试验时若用新轮胎,轮胎至少应经过200km正常行驶的磨合,若用旧轮胎,试验终了,残留花纹的高度应不小于1.5mm。轮胎气压应符合GB/T12534中3.2条的规定。
4.3试验场地与试验环境;
a.试验场地应为干燥、平坦且清洁的水泥或沥青路面,任意方向坡度不大于2%;
b.风速不大于3m
c.大气温度在5~35℃范围内
d.试验车辆内部温度10-30度。
5测试方法
5.1在试验场地上,用明显颜色画出半径为5m的试验路径(如图),路径两侧沿圆弧中心线按如图(黑点)所示放置标桩,两侧标桩至圆弧中心线的距离为1/2车宽加b,b值按表1确定。
表2
试验汽车轴距,
标桩距离,
小于或等于2.5
30
大于2.5、小于或等于3
50(N1类车可设为1m)
大于3、小于或等于3.5
70
5.2接通仪器电源,使之预热到正常工作温度。
5.3试验开始之前,汽车应该按常规准备要求预热。
5.4试验开始,正常启动试验汽车,使其以标准低速车速(10km/h±1km/h)匀速行驶,当车辆前端按预定轨迹进入圆弧前三米处时以手动触发方式开启门信号,调整方向盘转角使试验车辆按如图轨迹行驶,当车辆前端超过圆弧另一端三米处时以手动触发方式关闭门信号,停止试验数据文件记录,结束本次试验。
试验车辆通过试验路径时,如撞倒标桩,则试验无效。
5.5试验车辆分别以左转向和向右转向进行测试,每个方向需要至少完成三次有效测试,测试方法按5.4所述进行。
6试验数据处理
6.1最大方向盘转角(deg):根据在试验车辆通过圆弧路径时所记录的方向盘转角数据取最大值。用下式确定:
式中:—转向盘最大转角,deg;
θmax—绕试验路径第i周(i=1~3)的方向盘最大转角,deg。
6.2最大转向力矩(Nm):根据在试验车辆通过圆弧路径时所记录的方向盘作用力矩数据取最大值。用下式确定:
式中:—转向盘最大作用力矩,N·m;
Mmax—绕试验路径第i周(i=1~3)的方向盘最大作用力矩,N·m。
6.3转向过程平均方向盘角速度(deg/S):用以下方法确定:
ⅰ:转向过程:以试验车辆进入圆弧区域开始转动方向盘为起点,至车辆离开圆弧区域方向盘回至中间位置为止。
ⅱ:根据试验采样频率(Δt—采样时间间隔,一般不大于0.05s。),对每一步长求得方向盘转角速度,并计算一次转向过程的平均方向盘转角速度,
Ⅲ:计算三次合格试验的平均方向盘转角速度,用下式确定:
式中:—转向盘平均方向盘转角速度,deg/s;
—绕试验路径第i周(i=1~3)的转向盘平均方向盘转角速度,deg/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Y-ZX-63-2011起动品质试验规范.doc
- SY-ZX-64-2011液压转向系统冷启动客观测试规范.doc
- SY-ZX-66-2012汽车怠速稳定性试验规范.doc
- SY-ZX-67-2012四门两盖耐久试验规范 .doc
- SY-ZX-67-2012四门两盖耐久试验规范.doc
- SY-ZX-68-2012整车粉尘环境适应性道路试验规范.doc
- SY-ZX-70-2012动态小角度转向力测试规范.doc
- SY-ZX-71-2012四轮定位参数测试规范.doc
- SY-ZX-72-2012减振器滑动摩擦力测试规范.doc
- SY-ZX-74-2012轮胎接地印迹测试规范.doc
- SY-ZX-44-2010-整车操纵稳定性能、平顺性试验数据处理规范.doc
- SY-ZX-45-2010上下振动力耐久试验规范.doc
- SY-ZX-45-2010-上下振动力耐久试验规范.doc
- SY-ZX-46-2010前后制动力耐久试验规范.doc
- SY-ZX-46-2010-前后制动力耐久试验规范.doc
- SY-ZX-47-2010转向横向力耐久试验规范.doc
- SY-ZX-47-2010-转向横向力耐久试验规范.doc
- SY-ZX-48-2012汽车异响台架可靠性试验方法.doc
- SY-ZX-49-2012汽车异响耐久道路可靠性试验方法.doc
- SY-ZX-50-2010-轮胎滚动阻力台架测试规范.doc
最近下载
- 液体伤口敷料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版.docx VIP
-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DB34∕T 4010-2021》知识培训.pptx VIP
- DLT741-2023年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ocx
- 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工程现场电气二次施工方案.doc
- 英语新课标背景下:非纸笔测试在小学英语期末评价中的实践研究.pdf VIP
- 股市实战绝技汇总篇(精华).doc VIP
- 历年行情的十大牛股.doc VIP
- 安徽省六校联考暨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6届高三入学素质检测-物理试卷答案.docx VIP
- 基于Ansys CFX的风扇叶片双向流固耦合分析.docx VIP
- (高清版)DB1307∕T 334-2020 蛋鸡无抗养殖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