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微生物学第1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概念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籍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的特点:1.个体微小,但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种类多,数量大,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3.适宜环境中繁殖迅速,易变异。第2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种类(3种)1.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活细胞内繁殖,只有一种核酸(DNA\RNA)——病毒(virus)。capsid第3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是一类仅有原始的核质,无核膜核仁,缺乏完整细胞器的微生物——细菌(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第4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一类细胞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细胞器的微生物——真菌(fungus)。第5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微生物的种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区别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酶,一种核酸拟核,无核仁、核膜只有核糖体细胞核,有核仁、核膜,细胞器完整种类病毒细菌(狭义)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放线菌(广义)真菌第6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微生物的分布分布很广泛水、土壤、空气、矿层、物体表面、生物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100m300m1400m2100m3150m4050m6000m第7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益处害处:致病微生物(病原微生物)自然界元素的循环农业:以菌制肥,以菌治虫工业:酒、醋、酱油、味精医药:抗生素人体:产生维生素、拮抗作用(正常菌群)第8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是无害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微生物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第9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进化,以及与人类、动物、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第10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microbiology)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第11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微生物学经验时期:十七世纪以前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723);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李斯特(JosephLister,1827-1912);郭霍(RobertKoch,1843-1910);伊凡诺夫斯基(ИвановскийДИ);琴纳(EdwardJenner,1749-1823);弗莱明(AlexanderFleming)现代微生物学时期第12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微生物学经验时期古代人类虽然未能观察到具体的微生物,但早已将微生物知识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疾病防治之中。如: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夏禺时代,就有仪狄作酒的记载;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一书中详细的记载了制醋的方法;民间常用的盐腌、糖渍、烟熏、风干等保存事物的方法,实际上都是防止微生物生长繁殖而腐烂变质的有效措施。18世纪清乾隆年间,我国师道南在《天愚集》鼠死行篇中写到:“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多步,忽死两人横截路……”生动地描述了当时鼠疫猖獗流行的可怕凄惨情景,同时也正确的指出了鼠疫的流行环节。在预防医学方面,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将水煮沸后饮用的习惯

文档评论(0)

xiaozhu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