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华南泥盆纪F-F之交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探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目的
泥盆纪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该时期内,地球的生物与环境演化都处于关键转折阶段。陆地森林首次出现,两栖动物开始登陆,古特提斯洋快速扩张,大气CO?急剧下降等重大事件相继发生。而泥盆纪晚期弗拉期-法门期(Frasnian-Famennian,简称F-F)之交的生物灭绝事件,更是显生宙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之一,对地球生物演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次F-F之交生物灭绝事件具有独特性。与其他大灭绝事件相比,其触发机制一直以来缺乏明确的定论,各种假说层出不穷,莫衷一是。并且该事件持续时间长达约1500万年,这与其他灭绝事件触发时间短暂形成鲜明对比。在这场灾难中,80%的海洋生物惨遭灭绝,古生代元老三叶虫灭绝率达60%,菊石灭绝率高达87.5%,海洋中以层孔虫-珊瑚礁为标志的宏体生物遭受重创,泥盆纪时期覆盖50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巨大珊瑚礁,在弗拉期结束后,面积缩小了5000倍,直到1.3亿年后珊瑚虫才得以恢复并再次成为主要的造礁生物。
理解F-F之交生物灭绝事件的原因,对于认识地球生命演化历程、生态系统的演变以及未来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稀土元素作为一类特殊的元素系列,其在地质体中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对成岩后的改造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由于REE中不同元素电子组成存在细微差异,在搬运、沉积和成岩过程中会因周围环境地球化学条件的变化而产生某种或某些元素的富集或亏损。沉积岩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模式与沉积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华南地区在泥盆纪时期处于特殊的构造位置和古地理环境,发育了一套完整且丰富的泥盆纪地层,为研究F-F之交的地质事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华南地区泥盆纪F-F之交地层中稀土元素的化学地层学研究,分析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模式、异常特征等,进而揭示该时期古海洋环境的变化,包括海水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物质来源等方面的信息,为探讨F-F之交生物灭绝事件的成因提供新的地球化学证据,深入理解该时期地球系统的演变过程。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全球范围内,泥盆纪F-F之交稀土元素化学地层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外学者较早关注到这一领域,通过对不同地区泥盆纪F-F之交地层的研究,揭示了稀土元素在该时期古海洋环境变化中的重要指示作用。如在北美、欧洲等地的研究发现,F-F之交地层中的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模式与正常沉积时期存在明显差异,暗示了当时海洋环境的异常变化。这些研究利用稀土元素的特征参数,如稀土元素总量(ΣREE)、轻稀土与重稀土比值(LREE/HREE)、铕异常(Eu/Eu*)和铈异常(Ce/Ce*)等,探讨了古海洋的氧化还原条件、物质来源以及海水酸碱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例如,通过对某地区F-F之交地层中铈异常的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负异常,这被认为是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重要标志,指示了当时海洋中可能存在较强的氧化环境。
在国内,对泥盆纪F-F之交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华南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条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区域。中国地质大学的曾剑威、徐冉、龚一鸣等人对广西桂林杨堤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碳酸盐岩地层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稀土元素分析,利用ICP-MS测试技术,获得了高精度的稀土元素数据。研究表明,该剖面测试样品稀土元素总含量平均值为33.32μg/g;轻稀土与重稀土含量比值的平均值为6.35,明显富轻稀土,呈现轻稀土富集的分布模式;Eu异常值的平均值为1.13,普遍呈正异常,并在F-F界线附近出现两次明显的Eu正异常峰值;测试样品稀土元素具明显的四素组效应,并在两次Eu正异常层位表现为明显的M型四素组效应。综合分析认为,杨堤剖面在上、下Kellwasser层位(KWH)发生了两次明显的热液活动,并导致海水酸化,进而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组织结构,引起以层孔虫-珊瑚礁为标志的宏体生物大灭绝。这一研究从稀土元素地层学角度,为泥盆纪F-F之交的海洋化学条件和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新的资料和认识。
然而,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的研究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地区的数据较为匮乏,难以进行全面的对比和综合分析。对于稀土元素在泥盆纪F-F之交复杂地质过程中的迁移、转化和分异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在华南地区,虽然已有不少研究,但不同剖面之间的稀土元素特征对比还不够系统,对于区域古海洋环境变化的整体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稀土元素与其他地球化学指标(如碳、氧同位素等)的综合研究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攀钢高炉铜冷却壁的应用及对炉况多维影响的深度剖析.docx
- 农村征地类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机制:问题剖析与优化策略.docx
- 椭圆曲线同态:密码学创新应用与GLS方法深度剖析.docx
- 罗丹明与三碳菁衍生物的合成策略及荧光识别性能的深度剖析.docx
- 集群环境中的金融创新与区域竞争力关系研究.docx
- 面板堆石坝堆石体湿化变形分析方法的多维度探究与实践.docx
- 尿激酶、阿替普酶、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研究.docx
- 探寻A2O工艺同步生物脱氮除磷优化路径:问题剖析与策略构建.docx
- 论我国证券公司破产法律制度的完善: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重审视.docx
- 贵州省修文县农村信用工程建设:问题剖析与完善对策.docx
- 选秀节目:映射中国当代审美诉求的多棱镜.docx
- 克隆小生境算法中参数设定的深度剖析与优化策略研究.docx
- 探秘O型口蹄疫弱毒株:构建策略与生物学特性深度解析.docx
- 电磁搅拌与合金化协同调控对AZ91合金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docx
- 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的多维度剖析与提升策略研究.docx
- 复合益生菌对奶牛产奶性能、免疫功能及粪便有害气体释放的影响.docx
- 透视IPO审计风险:成因剖析与控制策略.docx
- 从历史演进洞察当下: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剖析与展望.docx
- 饲料蛋白与淀粉水平对斜带石斑鱼生长与生理机能的影响探究.docx
- 含溴水源水臭氧氧化中溴酸盐生成潜力与生物去除的深度剖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