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VIP

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语文试题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从精神上来说,黄河是中华文明的魂。由于早期农业发达,比较早形成大一统的观念,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根本就是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形成的。比如以周礼为代表的礼乐文明,《春秋》形成中国传统史学,儒家等诸子百家,佛教传入后的华化。特别是在黄河流域形成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并且使它法制化。比如西汉时期,裁定案例的最高标准不是既定法律,而是根据儒家价值观念。这些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和魂。

从历史上看,黄河中下游的历史地位具有关键性、决定性。比如“中国”名称的来历,现在找到的最早证据,是陕西宝鸡发现的一件名为何尊的青铜器的铭文上有“宅兹中国”四字。这个“中国”指的是最高统治者居住的地方。周武王时都城在今西安地区,成王时周公在洛阳建立新都,洛阳为“天下之中”,那么这个“中国”就指的是周朝统治者定都的地方。在夏商周时期大的都城都叫“国”,这样的“国”有很多,所以产生了“万国”这个词。这个“中”不仅指地位的中间,还表示中心、中央、中枢的意思。东周以后周王朝衰落,诸侯把各自所在地方都称为“中国”,到秦始皇统一后把他统治的地方叫“中国”,以后“中国”就成了历代王朝的代名词。最早的中国就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后统一时期的政治中心也都在黄河中下游流域,比如秦朝的咸阳,汉唐的长安、洛阳,宋朝的开封等。同时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中心、人口的稠密区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黄河还是中华民族的根。3800年前形成的黄河文明,通过人口迁移而向四面八方传播,而且重要的战争几乎都发生在黄河流域。每当战乱时期和遭遇天灾人祸,黄河流域的人口就多往南方迁移。秦汉之际、两汉之际、东汉末至三国期间都发生过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如果战乱持续时间短,人口还能迁回,但是一般平民百姓迁到南方就不会迁回,从而成为真正的移民。如果遇到像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唐中后期安史之乱这样的大规模战乱,数百万人口南迁到江淮流域、珠江流域甚至海南岛和台湾,就基本定居下来。这不仅是人口的迁移,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所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这个观点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的。

黄河儿女不仅大规模向南方迁移,还向边疆迁移,从而为开发边疆、巩固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历史记载匈奴、乌桓、鲜卑迁到河西走廊,唐末五代中原汉人迁入契丹、渤海,元朝时汉人迁到中亚、西亚。到了明清时期,江西人迁到湖广,即“江西填湖广”;清初四川由于经过战乱,人口稀少,难以发展,政府又动员湖广百姓迁到四川,即“湖广填四川”。明清由于人口压力较大,大批中原百姓从平原迁到山区进行开发。到了近代,又有规模浩大的“闯关东”移民潮。由于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清朝允许内地民人开发东北并给予资助。到清末东北地区建省,人口多是黄河流域移民及其后代。同理,山西是“走西口”的重地,从呼和浩特到包头一带几乎都是山西移民。黄河儿女还是新疆移民的重要力量,这些移民及其后代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黄河流域是各族人民的大熔炉。我们现在讲的华夏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的,夏最早指夏人,但由于夏人不止一个民族,所以产生了“诸夏”。商周时期人口主体还是夏人,所以这个“华夏”实际上是夏人、商人、周人融合的系统,在之后的时期也不断地把夷、戎、狄融合起来。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匈奴、鲜卑、乌桓、东胡、羯、氐、羌、突厥、回鹘、粟特、吐谷浑、党项、高丽、契丹、女真、蒙古等族人口不断融入华夏。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改称汉姓,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所以从这点上讲,黄河不仅是华夏汉人的根,也是今天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的根。

黄河也有其另一面。

客观上来看,黄河也的确给中华民族带来过巨大的灾难,但这不是由个人因素决定的,而是由黄河本身决定的。第一,黄河流经世界最大最厚的黄土高原和黄土冲积形成的大平原,经过农业开发不断开垦,进一步破坏了表层的植被,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第二,黄河中游虽然降水量不大,但降水集中,往往汇集在夏秋之交,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黄河中游地区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像泾河、渭河、汾河等河泥沙的含量都很高。相对来说,如果不开垦这些土地,发展畜牧业,的确可以比较好地保护植被,但是由于人口压力以及生存问题,不得不开发。第三,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带,中游的泥沙在平原地区淤积,形成悬河。第四,黄河中下游决口频繁,下游多次大幅度改道。除此之外,还有人为的因素。例如李自成军队进攻开封,明朝官员决黄河灌起义军,李自成移营高地,河灌开封城,城市遭受极大破坏。这样的事件在历史上有很多,也的确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古人讲“黄河清,圣人出”,所以历来统治者都把“海晏河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