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保知识题库及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植保知识题库及答案

1.水稻稻瘟病在叶片和穗部的典型症状分别是什么?如何通过田间管理降低发病风险?

叶片症状: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背面有灰色霉层;慢性型病斑呈梭形,中心灰白色,边缘褐色,最外层有黄色晕圈,病斑两端有向叶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穗部症状:穗颈瘟发生在穗颈、穗轴或枝梗上,初期为淡褐色小点,逐渐扩展成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严重时导致白穗或瘪粒;谷粒瘟在谷粒上形成椭圆形褐色病斑,中央灰白色,严重时全粒褐变。

田间管理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平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科学管水,分蘖期浅水勤灌,拔节期后间歇灌溉,收获前7-10天断水,避免长期深灌;及时清除病稻草,减少越冬菌源。

2.玉米大斑病与小斑病的主要区别有哪些?防治时应重点关注哪些关键时期?

区别:大斑病病斑大,长梭形,长5-10厘米,灰褐色或黄褐色,边缘暗褐色,一般不穿透叶片;小斑病病斑小,长1-3厘米,椭圆形或近圆形,边缘红褐色,中央黄褐色,常具轮纹,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枯死。

关键时期:大斑病防治重点在玉米抽雄后(7月下旬至8月中旬),此时植株抗性下降,若遇多雨高湿易爆发;小斑病在玉米拔节至抽雄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需重点监测,尤其连阴雨天气后需及时喷药。

3.蔬菜蚜虫危害的典型特征是什么?生物防治可采用哪些具体方法?

典型特征:群集在嫩叶、嫩茎、花蕾及叶背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皱缩、生长停滞;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叶片表面覆盖黑色霉层;传播多种病毒病(如黄瓜花叶病毒、十字花科病毒病)。

生物防治方法:释放天敌昆虫(如瓢虫成虫或幼虫,每667平方米释放1500-2000头;草蛉卵或幼虫,每平方米释放50-100头);利用蚜茧蜂寄生,田间蚜茧蜂寄生率达30%以上时可减少化学防治;喷施微生物农药(如0.3%苦参碱水剂800-1000倍液,或1.5%除虫菊素水乳剂1000-1500倍液);种植诱集植物(如在番茄田边种植薄荷、香菜,吸引蚜虫天敌)。

4.小麦赤霉病的主要危害症状是什么?为什么说“见花打药”是防治关键?

危害症状:初期在小穗颖壳上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逐渐扩展至整个小穗或穗轴,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分生孢子),后期在病穗上形成紫黑色颗粒(子囊壳);病粒皱缩,表面有白色或粉红色霉层,含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影响品质和人畜健康。

“见花打药”关键原因:小麦赤霉病由镰刀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通过花器侵入(扬花期小花开放,柱头外露,利于病菌附着和侵入);若错过扬花期(始花期至盛花期),即使后期喷药,病菌已完成侵入,防治效果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始花期喷药防效可达80%以上,盛花期后喷药防效降至50%以下。

5.柑橘红蜘蛛危害的识别要点有哪些?冬季清园时需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识别要点:成螨体小(约0.3-0.4毫米),椭圆形,红色或暗红色,体背有瘤状突起;若螨与成螨形态相似但体色较浅;危害叶片时,叶正面出现灰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叶片失绿发白,似覆盖一层灰尘,叶背可见大量红蜘蛛及白色蜕皮;果实受害后表面出现褪绿斑点,影响外观和商品价值。

冬季清园措施:修剪病弱枝、虫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虫源;喷施矿物油(99%矿物油乳油200-300倍液)+炔螨特(73%炔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封杀越冬成螨和卵;清除果园杂草(如藿香蓟、马唐),破坏红蜘蛛越冬场所;对树势弱的植株,增施有机肥(每株施腐熟羊粪5-8公斤),提高抗虫能力。

6.设施番茄灰霉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生产中可通过哪些操作降低发病率?

发病条件:低温高湿(温度18-23℃,相对湿度90%以上);光照不足(连阴天或覆盖物透光率低);植株密度过大(株距小于30厘米),通风不良;花期残留的花瓣、柱头易受侵染,成为初侵染源。

降低发病率的操作:合理调控温湿度(白天温度25-28℃,夜间15-18℃,湿度控制在70%以下;晴天上午通风排湿,下午闭棚升温);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及残留花瓣(用塑料袋包裹后带出棚外,避免孢子扩散);采用膜下滴灌(减少地面湿度),禁止大水漫灌;蘸花时在药液中加入腐霉利(如2.5%咯菌腈悬浮剂1500倍液+0.1%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预防花器侵染;发病初期喷施木霉菌(2亿活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啶酰菌胺(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重点喷施花、果及叶背。

7.棉花棉铃虫的危害规律是什么?综合防治需结合哪些技术?

危害规律:一代幼虫主要危害小麦、豌豆等早春作物;二代幼虫(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棉花蕾、花,造成蕾铃脱落;三代幼虫(7月下旬至8月中旬)取食青铃,蛀孔处有虫粪,易引发烂铃;四代幼虫(8月下旬至9月上旬)继续危害晚熟

文档评论(0)

yclh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