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医病历规范书写及范例指导.docxVIP

临床中医病历规范书写及范例指导.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中医病历规范书写及范例指导

引言

临床病历,作为中医临床实践的原始记录与诊疗思维的载体,其规范书写不仅是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基本保障,亦是中医理论传承、学术交流及临床科研的重要基石。一份高质量的中医病历,能够清晰展现疾病的发生发展、医者的辨证思路、治则方药的运用及疗效转归,是衡量医者临床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每一位中医临床工作者都必须深刻认识病历规范书写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其基本要求与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锤炼,精益求精。

一、中医病历书写的重要性与基本原则

(一)重要性

1.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核心保障:完整、准确的病历记录是患者病情的客观反映,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有效避免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

2.中医辨证论治思维的体现:病历是医者“理法方药”思维过程的书面体现,通过对四诊信息的采集、归纳、分析,进而确立治则治法,是中医辨证论治精髓的具体展现。

3.学术传承与经验总结的载体:优秀的病历是宝贵的临床资料,可为中医理论创新、经验传承、教学查房及科研工作提供第一手素材。

4.法律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病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原始证据,其规范性直接影响责任认定。

(二)基本原则

1.真实性:病历所记录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实反映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诊疗经过及医者的分析判断。严禁虚构、篡改或隐匿病情资料。

2.完整性:病历各项内容应填写齐全,避免遗漏。从患者基本信息到四诊资料,从辨证分析到治则方药,均需完整记录。

3.准确性:遣词造句务求准确,避免模糊不清或易生歧义的表述。中医术语的使用应规范,病名、证型、症状、体征的描述需精准。

4.及时性:病历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写,尤其是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等,以保证记录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5.规范性:遵循国家及行业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采用统一的格式和要求,字迹清晰(手写时),语句通顺。

二、中医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与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格式统一:按照《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相关规定,使用统一的病历表格和项目设置。

2.内容详实:对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辅助检查、中医四诊信息等进行全面细致的采集与记录。

3.辨证清晰:突出中医辨证特点,详细记录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尤其是舌象、脉象的描述,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4.理法方药一致:诊断、治法、处方、用药之间应具有内在逻辑性,体现中医“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特点。

(二)具体内容规范

1.一般项目: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否、职业、籍贯、现住址、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均需逐项准确填写。

2.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要求简明扼要,高度概括,一般不超过20个字。如:“咳嗽咳痰三日,伴发热恶寒”。

3.现病史:是病历的核心部分。应详细记录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诊治经过及目前情况。

*起病情况:记录发病时间、地点、起病缓急、可能的诱因。

*主要症状特点: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详细描述各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或加剧因素,以及伴随症状。对于中医辨证有意义的症状,如寒热、汗、头身、二便、饮食、胸腹、耳目、睡眠、情志等,均需详细询问并记录。

*病情发展与演变:症状的加重、减轻或出现新的症状等。

*诊治经过:发病后曾在何处就诊,做过何种检查,诊断为何病,用过何种药物(包括中药方剂名称、药物组成、剂量、用法,西药药名、剂量、用法),疗效如何,有无不良反应等。

*目前情况:就诊时的主要痛苦和不适,以及饮食、睡眠、二便、精神状态等情况。

4.既往史:记录患者平素健康状况,既往患病史(尤其是与本病相关的疾病)、外伤史、手术史、输血史、过敏史(药物及食物)等。

5.个人史:包括出生地及长期居住地、生活习惯(如烟酒嗜好、饮食偏嗜)、职业及工作条件、有无冶游史等。女性患者需记录月经史、带下史、婚育史。

6.家族史:记录直系亲属及与患者生活密切相关亲属的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类似的疾病,有无遗传病史、传染病史等。

7.四诊资料:

*望诊:包括神色、形态、面色、五官、皮肤、毛发、爪甲、舌象(舌质、舌体、舌苔、舌底络脉)等。舌象描述应详细,如舌质淡红、暗红、红绛,舌体胖大、瘦薄、有齿痕、裂纹,舌苔厚薄、颜色(白、黄、灰、黑)、干湿、腻腐、有无剥脱等。

*闻诊:包括语声、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声音,以及患者体内或排泄物、分泌物的气味。

*问诊:除主诉、现病史中已详述的症状外,还应系统询问寒热、汗、头身、二便、饮食、胸腹、耳目、睡眠、情志等情况,此即“十问歌”的内容,需灵活运用。

*切诊:包括脉象和按诊。脉象应记录寸关尺三部的浮、沉、迟、数

文档评论(0)

素心如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脑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