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沙库巴曲阿利沙坦钙片
05公平性01药品基本信息03有效性04创新性02安全性目录
【通用名】沙库巴曲阿利沙坦钙片【申报目录类别】基本医保目录【同通用名药品上市情况】独家【注册分类】化药2.1类【是否OTC药品】否【专利期】化合物专利,2037年【全球首个上市国家】中国,2025年【注册规格】按C46H50CIN7O7计120mg(沙库巴曲58mg/阿利沙62mg)240mg(沙库巴曲116mg/阿利沙坦124mg)【适应症】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慢性心衰适应症预计2026年获批【用法用量】推荐本品起始剂量为240mg,每天一次口服给药,如无法充分控制血压时,剂量可增加至480mg,每天一次,本品可单独使用,或与除ACEI和ARB以外的其他降压药物合用。(详见药品说明书)???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众多,达2.45亿1。患病率总体仍呈增高趋势,但血压控制率低,仅16.8%2,疾病负担沉重;我国伴发心血管事件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占比高达86%3,约有2亿人,更加剧患者血压管理难度;针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左心室肥厚人群,指南2,4,5均推荐ARNI为一线用药;选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作为本品参照药品?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为目录内唯一ARNI类药品,与本品作用机制一致;?本品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适应症一致,本品进入医保后将实现国产替代,打破外资垄断1.中国循环杂志2024年7月第39卷第7期.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版)3.胡大一,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230-238.4.ThomasUngeretal.JHypertens.2020Jun;38(6):982-1004.5.ESCScientificDocumentGroup.EurHeartJ.2024Aug30:ehae178.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ARNI药品疾病情况药品基本信息参照药建议/基本信息公平性安全性有效性创新性
?本品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ARNI,全球第二个ARNI药品?疗效更优、安全性更佳、依从性更好,为广大高血压患者提供更优选择; 沙库巴曲阿利沙坦钙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优势疗效?阿利沙坦对AT1受体的抑制作用1是缬沙坦4倍以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缬沙坦2多降6.23mm;?平均坐位收缩压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平均多降2mmHg;安全性?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本品双盲期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发生率相对降低88%~100%;?长期用药,无肝毒性或血管性水肿报告;依从性?沙库巴曲缬沙坦100mg每日两次,每次一片.(依据真实世界研究数据3沙库巴曲缬沙坦100mg临床使用比例高达87%)?本品240mg每日一次,每次一片,患者依从性更好;阿利沙坦酯较缬沙坦可更好改善心功能指标20-5-10-15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情况 -3.89mm 阿利沙坦 缬沙坦多降6.23mm阿利沙坦对AT1受体的抑制作用是缬沙坦的4倍以上1血管紧张素II的最大收缩压幅度变化(%)0%-20%-40%-60%-80%阿利沙坦(0.1nM)-15%药效增强4倍以上药品基本信息 填补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10.12mm 阿利沙坦靶器官保护更强 阿利沙坦药效更强1.PantevE,etal.EurJHeartFail.2002Dec;4(6):699-705.2.陈春晓,等.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21):2680-2682.3.医渡云真实世界研究 基本信息公平性安全性有效性创新性缬沙坦(0.1nM)-66%
长期用药,本品重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沙库巴曲阿利沙坦钙片2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3,40.1% 高钾血症2.5%0% 血管性水肿0.3%0% 肾功能损害6.7%非头对头比较,数据仅供参考沙库巴曲阿利沙坦钙240mg沙库巴曲缬沙坦钠200mg沙库巴曲阿利沙坦钙480mg沙库巴曲缬沙坦钠400mg高脂血症03.3%04.7%高尿酸血症0.27%2.9%0.34%2.8%头晕1.87% 1.7%1.15%P0.052.3%血糖升高01.0%02.1%咳嗽0.17%2.3%01.1%上呼吸道感染2.07%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