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之快速读懂考场诗词.docVIP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之快速读懂考场诗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快速读懂考场诗词

“四法”解读考场诗词

诗题推断法

知人论世法

关键词法

选项、注释利用法

一、诗题推断法

请指出下列标题中的重要信息。

卷别

标题

(1)全国卷Ⅰ

题许道宁画

(2)北京卷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3)浙江卷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重要信息

(1)①表明了对象(许道宁画);②表明了事件(给许道宁的画题诗)

(2)①交代友人及官职(李正之提刑)②交代事件(送友人到蜀地)③明确了诗歌的题材(送别诗)。

(3)①交代时间(早秋);②交代了地点(书斋);③表明了对象(龙武李将军)。

二、知人论世法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如李白——豪放飘逸(壮美、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雄伟瑰丽、奔放豪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沉郁顿挫(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语意的顿挫),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遭遇不同,诗情有别

如李清照前期与后期的作品就不同,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

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同为边塞诗,唐朝的与宋朝的就不同。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传达出的是豪迈和勇敢,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传达出的是愤懑和痛苦。

三、关键词法

显性词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

如愁、怨、恨、愤、忧、凄、悲、喜、乐、悔、思、怜、泪、闲、怅、怆、孤、独、寂寞

意象:含有诗人主观情感的景物。

多表达思乡怀远之情:

如明月、秋霜、鸿雁、双鲤等

多表达送别之情:

长亭、南浦、阳关、柳岸等

松、竹、梅、菊、荷、兰

多与人的品行志节有关:

流水、落花、梧桐、残月、夕阳、老树、乌鸦

多抒发凄凉伤感之情:

多出现在边塞诗中:

大漠、孤烟、黄沙、玉关、羌笛、燕山、黄河、楼兰

《秋怀其二》

孟郊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王雱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秋月、杨柳、峭风、冷露、海棠、梨花、愁、秦楼、丁香、豆蔻、相思

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哀、梧桐

抒发了诗人穷愁境遇中的苦涩,晚景凄凉的哀婉

四、注释、选项利用法

选择题的4个选项有如下特点:

1、一般是按照诗歌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

2、信息含量大,囊括了情感、主旨、语言、手法等的赏析。

3、只有1个错误选项,并且大多是在细节上设误。

注释:

1、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和情感;

2、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3、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

4、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释:行藏:行止,指事迹。

黮(dàn)暗:糊涂。犹承误:还以误传误,以讹传讹。末俗:后世的习俗。

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粹美:指精华。丹青:指绘画艺术。

区区:形容很少,指一点点历史记载。尘:尘土,这里指糟粕。

读史的态度?

A·尽信史

B·批判的眼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做好“四看”懂诗意:

1.看标题:

2.看作者:

3.抓关键词句:

4.注释、选项:

练一练

“题许道宁画”指诗人给许道宁的画题的诗。由此可见,这是一首题画诗。

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陈与义是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诗尊杜甫,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浑沉郁。

尾联是总结式的感叹,“佳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极高评价。

许道宁是北宋画家,此诗是陈与义给许道宁的画题的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答:①“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0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