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端午节的来历及养生饮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端午节来历及养生饮食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老式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老式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端午节来历及养生饮食,但愿对你们有协助。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节,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来说,端午节来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产物。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五(午)月第一种午日,谓之端午。但端午习俗却早已经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次序推算,第五个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因此端午也称为“端阳”。

端午一开始重要流传于南方吴越一带,并作为一种“图腾祭”出现。上古先民以“龙”为图腾,并选择在端午进行拜祭,端午节在当时其实是拜祭龙祖节日。

端午节吃什么养生

1、端午节养生吃茄子

茄子具有龙葵碱,能克制消化系统肿瘤增殖,对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此外,茄子尚有清退癌热作用,因此尤其适合夏季食用。茄子具有维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对延缓人体衰老具有积极意义。

2、端午节养生吃黑木耳

端午节吃黑木耳是很养生,平时家里人感冒或者咳嗽我都会弄某些黑木耳来让大家吃,吃黑木耳有助于清理肠道垃圾和肺部粉尘。

3、端午节养生吃海带

端午节吃海带是很不错,海带不仅具有丰富碘和钾等元素还是排毒养颜上等佳品,海带对增进胃肠蠕动有尤其大协助,堪称肠子蠕动“助推器”。

4、端午节养生吃蛋

煮粽子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鸡蛋“压顶”。听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5、端午节养生喝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习俗。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五加皮药用重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区域,尤其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端午节是怎么来和屈原关系是什么

有关端午节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端午考》和《端午历史教育》列举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来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络在一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05776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