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鲁迅)读后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呐喊》(鲁迅)读后感

当我翻开鲁迅的《呐喊》,仿佛踏入了一个黑暗与希望交织的时代,在那个旧中国的沉沉暗夜中,鲁迅先生以笔为剑,划破了笼罩着大地的阴霾,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

《呐喊》收录了鲁迅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部短篇小说,这些作品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苦难。其中,《狂人日记》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它以独特的日记体形式,借“狂人”之口,揭示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振聋发聩的话语,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忍暴露无遗。在封建制度的桎梏下,人们的思想被禁锢,人性被扭曲,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冷漠和算计。“狂人”看似癫狂的言语,实则是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批判和对自由、平等的强烈渴望。

《孔乙己》则刻画了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自命清高,却又穷困潦倒,他穿着破旧的长衫,站在短衣帮中间,满口之乎者也,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他好喝懒做,却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偷了书还百般抵赖。“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他的这句话,既让人觉得可笑,又让人感到悲哀。科举制度让他一生追求功名,却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只能在人们的嘲笑和冷漠中孤独地死去。孔乙己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封建科举制度的悲剧,它扼杀了无数人的才华和梦想,让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上迷失了自我。

《药》这篇小说则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买了人血馒头,以为这是包治百病的良药。而这人血馒头,却是革命者夏瑜的鲜血。夏瑜为了推翻封建统治,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然而他的牺牲却没有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反而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小说通过华老栓和夏瑜两条线索的交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麻木。革命者的鲜血没有唤醒群众的觉悟,反而被群众当作了治病的“药”,这是多么可悲的现实啊!它让我们看到了革命道路的艰难和曲折,也让我们明白了唤醒民众的重要性。

《阿Q正传》是《呐喊》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精神胜利法”的代表人物阿Q。阿Q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尽了压迫和欺凌,但他却始终不能正视自己的处境,总是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他被人打了,就说“儿子打老子”;他挨了骂,就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他的这种“精神胜利法”,让他在现实生活中逃避了痛苦,但却让他失去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勇气和动力。阿Q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形象,更是当时整个国民的缩影。它反映了当时国民的劣根性,如愚昧、麻木、自私、懦弱等。鲁迅先生通过对阿Q的刻画,旨在唤醒人们的自我意识,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从而勇敢地面对现实,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呐喊》中,鲁迅先生还描写了许多其他的人物形象,如《故乡》中的闰土、《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等。这些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他们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鲁迅先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读完《呐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鲁迅先生以他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和人民的苦难,让我们看到了旧中国的黑暗和落后。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他的呐喊,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夜空,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已经告别了那个黑暗的时代,但鲁迅先生所揭示的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应该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力量,不断地反思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同时,我们也应该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的精神,勇于批判社会的不良现象,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类的进步而努力奋斗。让我们铭记鲁迅先生的教诲,用我们的行动来回应他的呐喊,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