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面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号与系统面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概念题

问:怎么区分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工程里为什么要做这种区分?

答:先看定义——能量信号是总能量有限(E∞)但平均功率为0的信号,比如单个矩形脉冲;功率信号是平均功率有限(P∞)但总能量无限的信号,比如正弦波、直流信号。

工程里区分是因为应用场景不同:比如通信里的载波是功率信号(要持续传输,靠功率保证接收),而雷达发射的脉冲是能量信号(短时发射,靠能量判断目标);而且后续做信号处理时,能量信号常用傅里叶变换,功率信号常用功率谱密度分析,处理方式不一样。

问:LTI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怎么用实际输入输出验证?

答:线性分两步——先验证叠加性:输入x1(t)得y1(t),输入x2(t)得y2(t),看输入x1(t)+x2(t)是不是输出y1(t)+y2(t);再验证齐次性:输入kx1(t)(k是常数),看输出是不是ky1(t)。

时不变性简单说:输入x(t-t0)(延迟t0),如果输出是y(t-t0),就是时不变的。比如电路里的RC滤波,输入1V直流延迟1秒,输出也延迟1秒,就是时不变;但如果滤波电路里的电阻随时间变,输入延迟后输出就变了,就是时变的。

二、核心变换题

问:傅里叶变换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矩形窗的傅里叶变换会有吉布斯现象?

答:傅里叶变换本质是把时域信号“拆”成不同频率的正弦波(或复指数信号),每个频率对应一个幅度和相位——幅度谱看各频率成分的强度,相位谱看各频率成分的时间偏移,比如声音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能看出不同频段的音量(幅度)。

吉布斯现象是因为矩形窗是“突变”的(时域里从0突然跳到1,再突然跳回0),这种突变会在频域里产生高频震荡(旁瓣),导致频谱展宽。工程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用缓变的窗函数,比如汉宁窗、汉明窗,让时域过渡更平滑,减少旁瓣。

问: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域(ROC)有什么用?因果系统的ROC有什么特点?

答:ROC是保证拉普拉斯变换积分收敛的s(复频率)的范围,核心用处在两个地方:一是同一个象函数(比如1/(s-a)),不同ROC对应不同时域信号(ROC在Re[s]a对应因果指数信号e^(at)u(t),ROC在Re[s]a对应反因果信号-e^(at)u(-t));二是判断系统稳定性——LTI系统稳定的条件是ROC包含jω轴(因为包含jω轴意味着傅里叶变换存在,系统对正弦信号的响应不会发散)。

因果系统的ROC是最右边极点的右侧区域,而且因果系统的时域信号是右边信号(t0时为0),所以ROC肯定不包含最右边的极点。

问:Z变换和傅里叶变换的关系是什么?离散系统里为什么常用Z变换分析?

答:Z变换是傅里叶变换的“推广”——当Z变换的复变量z在单位圆上(|z|=1)时,Z变换就等于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

离散系统用Z变换,一是因为有些离散信号的DTFT不存在(比如指数增长信号),但Z变换可能存在(只要ROC包含信号的z范围);二是Z变换能把离散系统的卷积运算变成乘法运算,分析系统传递函数(H(z))更方便,还能通过H(z)的极点位置直接判断系统稳定性(因果离散系统稳定的条件是所有极点在单位圆内)。

三、系统特性与应用题

问:什么是系统的“因果性”?实际工程中有没有非因果系统?怎么处理?

答:因果系统是“输出只取决于当前和过去输入”的系统,比如RC电路(t时刻的输出只和t及之前的输入有关),t0时输入为0,输出也为0。

实际中存在非因果系统,比如信号的理想低通滤波(输出需要未来的输入才能实现完美滤波),还有图像处理里的平滑滤波(用周围像素包括右边像素计算当前像素)。处理办法是“延迟”——比如理想滤波不能实时实现,但可以把输入信号先缓存一部分,用过去和“延迟后的当前”输入来近似,虽然有延迟,但能接近理想效果。

问:采样定理(奈奎斯特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实际采样时为什么采样频率要远大于2倍最高频率?

答:采样定理是说,对带宽为f_c的低通信号,只要采样频率f_s2f_c,就能从采样值无失真恢复原信号;如果f_s2f_c,会发生混叠(高频成分折叠到低频,无法区分)。

实际中采样频率要远大于2f_c,是因为实际的抗混叠滤波器不是“理想”的——理想滤波器能完全滤除f_c以上的信号,但实际滤波器有过渡带(从通带到阻带需要一段频率范围),比如要滤除20kHz以上的信号,实际滤波器可能在18kHz就开始衰减,22kHz才完全滤除,所以采样频率得设高一些(比如音频

文档评论(0)

151****9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