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附答案).docxVIP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附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个故事出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A.《白雪公主》B.《刻舟求剑》C.《小红帽》

答案:B。《白雪公主》《小红帽》是西方童话故事,《刻舟求剑》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在船上剑掉入水中,他在船舷上刻记号,等船靠岸后按照记号去捞剑,讽刺了那些拘泥成法、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人。

2.《揠苗助长》中农夫的做法是()

A.把禾苗拔高B.给禾苗施肥C.给禾苗浇水

答案:A。《揠苗助长》讲述农夫为了让禾苗长得快些,把禾苗一棵棵拔高,结果禾苗都死了,寓意是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守株待兔》中的农夫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

A.他喜欢树桩B.他希望再得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C.他在休息

答案:B。农夫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后,便不再劳作,天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不劳而获。

4.《自相矛盾》中卖矛和盾的人夸口说他的矛()

A.非常坚硬B.非常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穿C.非常漂亮

答案:B。卖矛和盾的人先说他的盾坚固,什么矛都刺不破,又说他的矛锋利,什么盾都能刺穿,陷入了自我矛盾,说明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相互抵触。

5.《滥竽充数》中不会吹竽的是()

A.南郭先生B.东郭先生C.北郭先生

答案:A。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里充数,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就只好逃走了,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靠蒙混过关的人。

6.《亡羊补牢》中“亡”的意思是()

A.死亡B.丢失C.灭亡

答案:B。“亡羊补牢”意思是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告诉我们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7.《鹬蚌相争》中,最后得利的是()

A.鹬B.蚌C.渔夫

答案:C。鹬和蚌相互争斗,谁也不肯让步,结果被渔夫轻易抓住,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8.《叶公好龙》中叶公喜欢的是()

A.真龙B.画的龙C.雕刻的龙

答案:B。叶公表面上喜欢龙,家里到处画着、雕刻着龙,但当真正的龙来到时,他却吓得失魂落魄,说明他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只是喜欢表面的东西。

9.《画蛇添足》中先画好蛇的人()

A.得到了酒B.没有得到酒C.把蛇画得更好看了

答案:B。先画好蛇的人给蛇添上脚,结果失去了喝酒的机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10.《买椟还珠》中“椟”指的是()

A.珍珠B.盒子C.袋子

答案:B。一个人买了装珍珠的盒子,却把珍珠还给了卖家,讽刺了那些没有眼力,取舍不当的人。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掩耳盗铃》中偷铃铛的人以为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别人()。

答案:就听不见铃铛的响声了。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自欺欺人的人,以为自己听不到,别人也听不到。

2.《井底之蛙》中,青蛙认为()就是整个世界。

答案: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它长期生活在井底,见识短浅,不知道外面世界的广阔。

3.《狐假虎威》中,狐狸借着()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答案:老虎。狐狸狡猾地让老虎相信它是百兽之王,然后借着老虎的威风在森林里耀武扬威,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的人。

4.《黔之驴》中,一开始老虎对驴很(),后来发现驴并没有什么本领,就把它吃了。

答案:害怕。老虎起初被驴的庞大外表吓到,后来经过观察,发现驴只会虚张声势,最终将其吃掉,说明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5.《塞翁失马》中,塞翁认为()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答案:祸;福。塞翁家丢了马,他不认为是坏事,后来马带了一群马回来;儿子骑马摔断腿,他也不觉得是坏事,后来战争爆发,儿子因腿伤免去兵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

6.《对牛弹琴》中,公明仪对着()弹琴,牛根本听不懂。

答案:牛。这个故事说明说话做事要考虑对象,否则就是白费力气。

7.《纪昌学射》中,纪昌先练习(),再练习(),最后成为了百发百中的神箭手。

答案:眼力;把小的看成大的。纪昌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练习基本功,最终掌握了射箭的高超技艺,告诉我们无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持之以恒。

8.《惊弓之鸟》中,更羸不用箭就射下大雁,是因为大雁()。

答案:受过箭伤,听到弓弦声就害怕。更羸善于观察和分析,根据大雁的飞行状态和叫声判断出它受过伤,心理有恐惧,所以能不用箭就将其射下。

9.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