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刘禹锡集序原文和译文
刘禹锡为柳宗元的《柳河东集》写过序,名为《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
八音与政通,而文章与时高下。三代之文,至战国而病,涉秦汉复起。汉之文,至列国而病,唐兴复起。夫政庬而土裂,三光五岳之气分,大音不完,故必混一而后大振。初,贞元中,上方嚮文章,昭回之光,下饰万物。天下文士,争执所长,与时而奋,粲焉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人望而敬者,五行而已。河东柳子厚,斯人望而敬者欤!子厚始以童子有奇名于贞元初,至九年,为名进士,十有九年,为材御史,二十有一年,以文章称首,入尚书为礼部员外郎。是岁,以疏隽少检获讪,出牧邵州,又谪佐永州。居十年,诏书征,不用,遂为柳州刺史。五岁不得召,病且革,留书抵其友中山刘禹锡曰:“我不幸卒以谪死,以遗草累故人。”禹锡执书以泣,因编次为四十五通,行于世。子厚之丧,昌黎韩退之志其墓,且以书来吊曰:“哀哉,若人之不淑!吾尝评其文,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安定皇甫湜于文章少所推让,亦以退之言为然。凡子厚名氏与仕与年,暨行已之大方,有退之之誌若祭文在。今附于第一通之末云。
译文:
音乐与政治相通,文章也随时代的变化而有高低起伏。夏、商、周三代的文章,到战国时期出现了弊病,经过秦汉时期又得以复兴。汉代的文章,到三国魏晉等时期又出现了弊病,唐朝兴起后再次复兴。政治混乱,国家分裂,日月星辰和五岳的精气也分散,最美的音乐不完整,所以必定要等到国家统一之后,文章才能大大振作。当初,在贞元年间,皇上正倾向于重视文章,朝廷的光辉,照耀天下万物。天下的文人学士,都争相施展自己的长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奋起,灿烂得如同繁星布满天空,而其中光芒寒冷、色泽纯正,让人望而生敬的,只有像金、木、水、火、土五星那样的人罢了。河东的柳子厚,就是这样让人望而生敬的人吧!柳子厚在贞元初年就以童子的身份有了奇特的名声,到贞元九年,成为有名的进士,贞元十九年,担任有才干的御史,贞元二十一年,他以文章著称,进入尚书省担任礼部员外郎。这一年,他因为豪放不羁、不够检点而遭到诽谤,离京出任邵州刺史,又被贬去辅佐永州。在那里住了十年,有诏书征召他,却没有被重用,于是就做了柳州刺史。过了五年,也没有得到召回的命令。他病情危急,留下书信给好友中山的刘禹锡说:“我不幸最终因为被贬而死,把遗稿麻烦老朋友你了。”刘禹锡拿着书信哭泣,于是把他的遗稿编次为四十五篇,在世上流传。柳子厚去世后,昌黎的韩愈为他写了墓志铭,并且写信来悼念说:“悲哀啊,这个人如此不幸!我曾经评论他的文章,雄奇深厚、典雅刚健,就像司马迁的文章一样,崔駰、蔡邕都不值得称赞。”安定的皇甫湜对于文章很少有推崇谦让的,也认为韩愈的话是对的。凡是有关柳子厚的姓名、官职、年龄以及立身行事的大概情况,有韩愈写的墓志铭和祭文在。现在把它们附在第一卷的末尾。
《刘禹锡集序》表达了刘禹锡对柳宗元的敬重、惋惜与怀念之情,具体如下:
敬重之情:刘禹锡认为文章随时代变化而有高低起伏,唐朝兴起后文章再次复兴,而柳宗元是当时让人望而生敬的文人之一,“河东柳子厚,斯人望而敬者欤”,直接表达了对柳宗元文学地位的高度认可和敬重。韩愈评价柳宗元的文章“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刘禹锡对此表示认同,进一步体现了他对柳宗元文学才华的钦佩。
惋惜之情:柳宗元年少成名,“始以童子有奇名于贞元初”,此后在仕途上也有一定成就,但最终“以疏隽少检获讪,出牧邵州,又谪佐永州”,一生坎坷,被贬谪多年,最终病逝于柳州刺史任上。刘禹锡对柳宗元的不幸遭遇充满了惋惜,他在文中详细叙述了柳宗元的生平经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其命运的感慨与同情。
怀念之情:柳宗元临终前留书给刘禹锡,将自己的遗稿托付给他,“我不幸卒以谪死,以遗草累故人”。刘禹锡“执书以泣,因编次为四十五通,行于世”,他认真整理柳宗元的遗稿,使其能够流传后世,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对柳宗元的深厚情谊和深切怀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