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证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者证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计20分)

下列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新闻需真实反映事件全貌,避免断章取义

B.可在不影响核心事实的前提下,对细节进行合理虚构

C.引用数据需注明来源,确保可追溯

D.报道多方观点时,应保持客观平衡

根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新闻记者证的申领主体是()

A.新闻记者个人

B.新闻机构

C.新闻行业协会

D.政府宣传部门

记者在采访突发公共事件时,首要遵循的原则是()

A.第一时间发布消息,追求时效性

B.服从现场管理,保障自身与他人安全

C.优先获取独家信息,提升报道影响力

D.聚焦事件冲突点,增强报道吸引力

下列行为中,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是()

A.拒绝报道对象提供的财物馈赠

B.为保护消息源,对部分信息匿名处理

C.因个人观点,在报道中刻意贬低某一方

D.发现报道错误后,及时发布更正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新闻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

A.新闻机构

B.采写记者

C.报道对象

D.首次发布平台

记者采访未成年人时,正确的做法是()

A.为增强报道感染力,公开未成年人真实姓名与照片

B.提前征得监护人同意,避免泄露未成年人隐私

C.可通过诱导提问,获取更生动的细节

D.无需特殊处理,与采访成年人流程一致

下列关于舆论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是()

A.舆论监督可突破法律界限,揭露社会问题

B.舆论监督应基于事实,不得捏造或歪曲信息

C.为引发关注,可夸大问题严重性

D.舆论监督无需考虑被监督对象的合法权益

新闻记者证有效期为()

A.2年

B.3年

C.5年

D.长期有效

记者在报道涉及民族、宗教问题时,需特别注意()

A.突出民族、宗教差异,增强报道特色

B.尊重民族习俗与宗教信仰,避免敏感表述

C.可根据大众兴趣,挖掘民族、宗教中的猎奇内容

D.无需专门审核,按常规报道流程处理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记者的基本权利()

A.采访权

B.舆论监督权

C.随意使用他人肖像权

D.作品发表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计15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包含的内容有()

A.坚持新闻真实性,杜绝虚假新闻

B.尊重他人隐私,保护消息源

C.遵守法律法规,不传播违法信息

D.维护新闻客观性,不掺杂个人偏见

下列属于禁止新闻记者从事的行为有()

A.利用记者身份谋取不正当利益

B.参与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

C.转载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

D.拒绝报道重大突发事件

新闻报道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党性原则

B.真实性原则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

D.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记者在获取新闻线索后,核实信息的方法包括()

A.向事件当事人核实细节

B.查阅官方文件、权威数据

C.采访相关领域专家或知情人

D.对比多方信源,排除矛盾信息

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需避免的行为有()

A.传播未经证实的谣言

B.泄露应急处置方案

C.过度渲染灾难场景

D.及时发布救援进展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计10分,对的打“√”,错的打“×”)

只要新闻事实真实,即使表述带有明显主观倾向,也不违反新闻客观性原则。()

新闻记者证遗失后,应及时向所属新闻机构报告,并申请补办。()

为提升报道关注度,可对新闻标题进行夸张处理,即使与内容不符也无妨。()

记者采访时,若对方拒绝采访,可采取跟踪、偷拍等方式获取信息。()

新闻机构应对记者的采访活动进行管理,监督记者遵守职业规范。()

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作品时,无需注明来源,直接使用即可。()

记者在报道企业负面新闻时,若企业提出整改,可暂停报道等待整改结果。()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报道中,应隐藏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保护其权益。()

新闻记者可同时在多家新闻机构申领记者证,提升工作便利性。()

发现他人冒用自己的记者证从事活动,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简述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记者在采访中,应如何保护被采访者的隐私?

简述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记者的职责与注意事项。

五、案例分析题(共25分)

案例:某都市报记者李某,接到群众线索称“某小区物业公司挪用业主维修基金”。李某未联系物业公司核实,也未查阅小区维修基金的官方账目,仅根据爆料人提供的“手写账单”,撰写了《某小区物业挪用百万维修基金,业主维权无门》的报道,文中使用了物业公司负责人的真实姓名及照片,并标注“涉嫌挪用公款”。报

文档评论(0)

151****9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