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商业广告违法责任承担
走在城市的街头,商场外的巨幅海报、手机里的弹窗推送、电梯间的滚动屏幕……商业广告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它像一把双刃剑——合法的广告能传递真实信息、促进交易;违法的广告却可能误导消费者、破坏市场秩序,甚至侵害他人权益。当广告“越界”时,谁该为此负责?责任又该如何划分?这不仅是法律问题,更关系到每个消费者的钱袋子和信任度。今天,我们就来抽丝剥茧,聊聊商业广告违法背后的责任承担。
一、先划重点:商业广告违法的责任主体有哪些?
要搞清楚“谁担责”,首先得明确广告活动中的“参与者”。根据《广告法》等规定,商业广告的责任主体主要包括四类: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这四类主体就像一场戏的“出品方”“编剧导演”“播出平台”和“主演”,任何一方“演砸了”,都可能被追责。
(一)广告主:广告的“总策划”,责任最基础
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服务,自行或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简单说,就是“打广告的人”,比如卖保健品的公司、开奶茶店的个体户。广告主是广告内容的发起者和最终受益者,自然要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首要责任。
举个通俗例子:某公司自己设计了一张海报,声称其减肥茶“喝一周瘦10斤,无效退款”,结果消费者喝了一个月一斤没瘦。这时候,不管海报是公司自己做的还是找广告公司做的,广告主(这家公司)都得先“兜底”,因为它是广告的“源头”。《广告法》第4条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必须保证广告内容真实,这是最基本的义务。
(二)广告经营者:广告的“操盘手”,审查不严要担责
广告经营者是受广告主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主体,比如广告公司、传媒工作室。他们就像广告的“幕后推手”,需要对广告内容进行合法性审查。
比如,某广告公司帮保健品公司制作广告时,明知对方没有“减肥功能”的相关证明,却按照要求设计了“月瘦20斤”的夸张文案。这时候,广告经营者就不能以“我们只是按客户要求做”为由免责。《广告法》第34条规定,广告经营者应当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对广告内容;对内容不符或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如果没尽到审查义务,同样要被处罚。
(三)广告发布者:广告的“传播者”,把关不严同担责
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其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主体,常见的有电视台、网站、报社、电梯广告屏运营方等。他们是广告“出街”的最后一道关口,必须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核。
比如,某网站为了赚广告费,没核查医疗广告是否有《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就直接推送了“包治糖尿病”的广告。这种情况下,网站作为发布者,即使广告内容是广告主提供的,也可能因未尽到审核义务被处罚。《广告法》第34条对发布者的审查义务同样有明确要求,若发布违法广告,可能面临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处罚。
(四)广告代言人:广告的“推荐人”,虚假代言要“连坐”
广告代言人是指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比如明星、网红、专家。过去很多人觉得“代言只是赚个钱,出事了和我无关”,但现在法律明确规定,代言人若虚假代言,同样要担责。
2021年某明星代言的教育机构“跑路”事件就是典型:该明星在广告中多次强调“课程质量有保障,不满意随时退”,但机构收了钱却停课关门。最终,市场监管部门认定该广告为虚假宣传,代言人因未尽到核实义务被处罚,还面临消费者的民事索赔。《广告法》第38条规定,代言人不得为未使用过的商品或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明知或应知广告虚假仍代言的,要承担连带责任。
二、哪些行为算“违法广告”?常见类型全梳理
明确了责任主体,接下来要知道“哪些行为会触发责任”。商业广告违法的类型很多,但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虚假误导”“侵权越界”“违规特殊品类”三大类,每一类都可能让责任主体“吃官司”。
(一)第一类: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最常见的“坑”
这是广告违法中最普遍的类型,简单说就是“说假话”或“玩文字游戏让人误解”。具体表现包括:
无中生有:比如声称“本产品获得诺贝尔奖”,但实际从未获奖;
夸大功效:护肤品宣传“7天彻底祛斑”,但经检测仅能淡化表皮色素;
数据造假:宣称“90%用户使用后有效”,但调查样本只有10人;
断章取义:引用“某研究显示产品有效”,但原文结论是“在特定条件下部分有效”。
这类广告之所以害人,是因为消费者往往基于广告内容做购买决策,一旦被误导,可能损失金钱甚至健康(比如虚假医疗广告耽误病情)。《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广告法》第28条都明确禁止虚假广告,违法者将面临重罚。
(二)第二类:侵犯他人权利——容易被忽视的“暗箭”
广告除了不能骗消费者,还不能“欺负”其他人,常见的侵权行为有:
侵犯肖像权:未经允许使用他人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文分析软件:MIKE 21二次开发_(1).MIKE21概述.docx VIP
-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课件).pptx
- 清洁生产和清洁生产审核.pptx VIP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水族世界行业调研报告解数咨询1016mb.pptx VIP
- 冷库灭火和应急疏散救援预案.docx VIP
- 水文分析软件:MIKE 21二次开发_(10).MIKE21API接口应用.docx VIP
- 供应链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docx VIP
- 酒店前台交接班记录表完整优秀版.docx VIP
- 一种小干扰RNA及其应用专利CN118516357A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