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简易呼吸气囊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简易呼吸气囊的核心组成部件不包括以下哪项()
A.面罩B.球囊C.单向阀D.血压计袖带
使用简易呼吸气囊给成人通气时,按压球囊的频率建议为()
A.8-10次/分B.10-12次/分C.12-16次/分D.16-20次/分
为保证通气效果,面罩与面部贴合的关键是()
A.用力按压面罩B.选择合适大小的面罩C.只覆盖口鼻即可D.让患者自行固定面罩
给无牙的患者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直接佩戴面罩B.用纱布垫在面罩与面部之间C.因无牙无法密封,放弃使用D.让家属帮忙按住面罩
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时,连接氧气的氧流量应调节为()
A.2-4L/minB.4-6L/minC.6-8L/minD.8-10L/min
判断简易呼吸气囊通气是否有效的主要指标是()
A.球囊是否恢复原状B.患者胸廓是否起伏C.氧饱和度是否升高D.患者是否有咳嗽反应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30分,对的打√,错的打×)
使用简易呼吸气囊前,无需检查球囊是否漏气,直接使用即可。()
给儿童通气时,按压球囊的力度应比成人轻,避免损伤肺部。()
开放气道时,仰头提颏法适用于所有无颈部损伤的患者。()
简易呼吸气囊使用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呕吐,应立即停止通气,清理呼吸道后再继续。()
单向阀的作用是防止呼出气体反流回球囊,避免交叉感染。()
给患者通气时,应先捏紧球囊再将面罩扣在患者面部。()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简述使用简易呼吸气囊的基本操作步骤。
简易呼吸气囊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按压球囊费力、患者胸廓无起伏,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处理?
简易呼吸气囊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D(解析:简易呼吸气囊主要由面罩、球囊、单向阀、氧气管接口等组成,血压计袖带是测量血压的工具,与呼吸气囊无关)
B(解析:成人使用简易呼吸气囊通气时,按压频率通常为10-12次/分,儿童和婴儿频率可适当增加)
B(解析:选择合适大小的面罩才能保证与面部良好贴合,减少漏气,用力按压可能损伤面部,面罩需覆盖口鼻及下颌,不能让患者自行固定影响通气)
B(解析:无牙患者面部贴合性较差,用纱布垫在面罩与面部之间可增强密封性,不能因无牙放弃使用,也不能仅靠直接佩戴或家属按压保证效果)
D(解析:连接氧气时,氧流量调节为8-10L/min,可保证气囊内氧气浓度,满足患者供氧需求)
B(解析:胸廓起伏是判断通气是否有效的直接指标,球囊恢复原状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氧饱和度升高和咳嗽反应不是最主要的判断依据)
二、判断题
×(解析:使用前必须检查球囊是否漏气、单向阀是否正常工作,若有故障会影响通气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解析:儿童肺部较脆弱,按压力度过大会导致肺损伤,需根据年龄调整力度,以胸廓轻微起伏为宜)
√(解析:仰头提颏法是开放气道的常用方法,适用于无颈部损伤的患者,若怀疑颈部损伤,应采用托颌法)
√(解析:患者呕吐时,呕吐物可能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需立即停止通气,清除口腔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后再继续)
√(解析:单向阀可确保按压球囊时气体进入患者肺部,患者呼气时气体从排气口排出,不会反流回球囊,避免交叉感染和影响通气)
×(解析:应先将面罩扣紧患者面部,确保密封后再捏紧球囊,若先捏球囊再扣面罩,气体会泄漏,无法有效通气)
三、简答题
基本操作步骤:
①评估环境:确保现场安全,无易燃易爆物品,适合进行急救操作;
②判断患者状态:呼喊患者,观察有无意识、呼吸及颈动脉搏动,若无意识、无呼吸或呼吸微弱,立即准备使用简易呼吸气囊;
③开放气道: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异物(如痰液、呕吐物)和假牙,再采用仰头提颏法(无颈部损伤时)或托颌法(怀疑颈部损伤时)开放气道;
④连接设备:将面罩与球囊、单向阀连接好,若需供氧,将氧气管一端接氧气源,另一端接球囊的氧气管接口,调节氧流量至8-10L/min;
⑤佩戴面罩:选择合适大小的面罩,覆盖患者口鼻及下颌,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按住面罩,其余手指托住患者下颌,确保面罩密封;
⑥通气操作:另一手握住球囊,缓慢按压球囊(成人按压深度约1/3-1/2球囊容量),按压时间大于1秒,观察患者胸廓是否起伏,松开球囊时,让球囊自然回弹,吸入新鲜气体,如此反复,成人通气频率10-12次/分;
⑦观察效果:通气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胸廓起伏、面色、氧饱和度等,判断通气是否有效,若无效及时调整;
⑧后续处理:通气有效后,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