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他摇孽教羟》郭庆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AA)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J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
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一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一皮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
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
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
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
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一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
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
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
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
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
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运动形式。它在物运动过程中所起的
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能波动
的形式所呈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