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护理技能训练课件.pptxVIP

2025 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护理技能训练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01前言02病例介绍03护理评估:看懂“患者的真实状态”04护理诊断:明确“我们需要解决什么”05护理目标与措施:从“手忙脚乱”到“心中有数”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把风险“扼杀在萌芽”07健康教育:护理是“持续学习”的过程08总结目录

2025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护理技能训练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精神科病房的走廊里,我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刚办完住院手续的家属攥着医生给的出院指导单,手指微微发抖;陪诊的妻子一边抹眼泪一边复述患者昨晚的异常行为;七旬老母亲攥着药盒反复问“这药吃多了会傻吗”……这些年参与过近百场家属护理培训,我愈发清晰地意识到:精神障碍的治疗从不是医院的“独角戏”——患者出院后70%的时间在家庭中度过,家属既是照护者,也是“编外治疗师”,更是患者回归社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2023年《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数据显示,我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登记数超600万,而每一位患者背后,至少有2-3名家属承担着主要照护责任。但现实是,多数家属仅靠“本能”和“摸索”照顾患者:有的因不懂观察症状变化延误病情,有的因沟通方式不当激化矛盾,有的因长期高压陷入抑郁。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做“家属护理技能训练”的意义——不是要把家属变成“准医生”,而是教会大家用科学的方法降低照护风险,用温暖的方式维系家庭功能,让“爱”不再成为负担。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我跟进了3年的案例。患者张某某,男,32岁,2020年因“凭空闻人语、怀疑被监视、攻击行为”首次确诊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3个月后症状控制,出院时医生强调“需长期服药,家属需监测复发迹象”。但回家后,母亲陈阿姨(58岁,退休工人)和妻子小林(29岁,幼儿园老师)的照护之路走得磕磕绊绊:

初期:陈阿姨担心药物副作用,偷偷把“利培酮”剂量减半,患者1个月后出现幻听反复;

中期:小林发现丈夫总说“邻居在饭里下毒”,急于“纠正”他的“错误认知”,争吵后患者摔碎了家里的镜子;

近期:患者因漏服药物出现肌张力增高(脖子不自主后仰),家属误以为“中邪”,延误就医3天……

这个案例里,家属的困惑很典型:想用心却没方向,想帮忙却总“帮倒忙”。接下来,我们就以这个案例为线索,一步步拆解家属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

03护理评估:看懂“患者的真实状态”

护理评估:看懂“患者的真实状态”要做好护理,第一步是“会评估”——就像我们买菜前要先看菜新鲜不新鲜,家属也需要学会观察患者的“心理、行为、生理”三方面变化。

症状评估:区分“正常情绪”和“病情波动”1精神障碍的症状像天气,有“晴”(稳定期)、“多云”(前驱期)、“暴雨”(急性发作期)。家属要重点关注:2阳性症状(偏离正常的异常表现):比如张某某之前的“幻听”(说“有人在骂我”)、“妄想”(坚信“被监视”)、突然的“攻击行为”(摔镜子);3阴性症状(正常功能的减退):比如原本爱收拾的人变得“懒得动”(连续3天不换衣服)、原本话多的人“没话说”(和家人零交流)、对喜欢的事“没兴趣”(以前爱钓鱼,现在鱼竿落灰);4情绪症状:警惕“过山车式”波动——比如上午还开心,下午突然哭,或长期“像块木头”(情感淡漠)。

功能评估:看患者“能不能正常生活”我们常说“能吃饭、能睡觉、能社交”是康复的基础。家属可以从这三个维度记录:社会功能:能否完成简单家务?能否和亲友正常通话?(小林曾反映丈夫“接电话只说‘嗯’,然后挂掉”);生活自理:是否自己刷牙洗脸?是否主动吃饭?(张某某曾因阴性症状,连续5天等母亲喂饭);服药依从性:是主动找药吃,还是需要提醒?有没有藏药、吐药?(陈阿姨最初总说“他说药苦,我就少给点”,结果导致复发)。

家庭环境评估:“家”是支持还是压力源?照护效果和家庭氛围直接相关。家属可以问自己:

家里是否总在“盯着患者”?(比如张某某回家后,母亲每小时查一次房);

家人之间是否有矛盾?(小林曾因“该不该强制服药”和婆婆大吵);

患者是否有“被当成病人”的屈辱感?(张某某说“他们看我的眼神,像看怪物”)。

小技巧:建议家属准备“照护日记”,每天花5分钟记录患者的情绪、行为、服药情况(示例:8月15日,早:主动服药,午餐吃了小半碗;午:说“窗外有人说话”,安抚后10分钟缓解;晚:拒绝洗澡,需提醒)。这些记录能帮医生快速判断病情,也能让家属更客观地观察变化。

04护理诊断:明确“我们需要解决什么”

护理诊断:明确“我们需要解决什么”基于评估结果,家属需要识别具体的护理问题。以张某某一家为例,常见的护理诊断包括:

照顾者角色紧张(与长期照护压力、知识缺乏有关)陈阿姨和小林每天轮流值班,生怕患者出事,睡眠质量差,小林曾因焦虑导致月经紊乱——这是典型的“照护者耗竭”。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知识、药物管理、沟通技巧)家属对“药物需足剂量足疗程”“复发前驱症状”“如何应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