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01前言02病例介绍03护理评估04护理诊断05护理目标与措施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7健康教育——“出院不是终点,是自我管理的起点”08总结目录
2025康复科慢性胃病患者康复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作为在康复科工作了12年的护理组长,我常常在晨间交班时听到这样的对话:“3床王叔又说夜里胃疼醒了”“7床李阿姨今天早餐只喝了小半碗粥,说胃胀得难受”。这些声音像一根细针,扎着我对慢性胃病患者的牵挂——他们不是急性发作时的“重症”,却因反复发作的疼痛、消化障碍、生活质量下降,成了康复科的“常客”。
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普及和健康意识提升,慢性胃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的检出率逐年攀升。《2024中国消化道疾病流行病学报告》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慢性胃病患病率已达32.6%,其中40岁以上患者占比超60%。这类患者往往经历过“发作-服药-缓解-再发作”的循环,单纯依赖药物治疗难以阻断病程进展。而康复护理正是打破这一循环的关键——通过系统评估、个性化干预、患者教育,帮助他们重建胃黏膜屏障、改善胃肠动力、调整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少发作、轻发作、不发作”的目标。
前言今天,我将结合去年跟进的一位典型病例,和大家分享康复科慢性胃病患者的全流程护理经验。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记得去年9月,58岁的张阿姨由消化科转入我们康复科。她捂着上腹部走进病房时,眉头紧蹙,脚步拖沓。“护士,我这胃啊,折腾了快10年。”她坐下后缓缓开口:“以前是吃凉的、辣的才疼,现在喝口温水都胀得慌,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体重3个月掉了8斤。”
主诉与现病史间断上腹痛伴腹胀、反酸10年,加重3个月。近3个月疼痛频率从每月1-2次增至每周3-4次,以餐后1-2小时明显,平卧时反酸加剧,曾自行服用奥美拉唑但效果渐弱。
既往史与个人史
高血压病史5年(规律服用氨氯地平,血压控制130/80mmHg);否认糖尿病、心脏病史;无手术史;长期饮食不规律(因经营早餐摊,常错过饭点),喜食腌制菜,每日饮2两白酒(已持续20年);吸烟史15年(5支/日),已戒3年。
辅助检查
胃镜(2024年8月):慢性萎缩性胃炎(C-2型)伴胃窦部肠上皮化生,胃黏膜充血水肿,可见散在糜烂灶。
碳13呼气试验:阳性(DOB=23.5)。
主诉与现病史血常规:血红蛋白105g/L(正常值115-150g/L),提示轻度贫血;血清胃蛋白酶原I35ng/ml(正常值70-165ng/ml),提示胃黏膜萎缩。
腹部B超: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
转入康复科目标
控制症状(疼痛、腹胀、反酸)、改善营养状况、根除幽门螺杆菌(Hp)、预防病情进展(尤其是肠上皮化生的逆转)、建立长期自我管理能力。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面对张阿姨这样的患者,我们的评估绝不是“问两句、记几笔”,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从生理到心理、从生活习惯到社会支持,层层深入。
主观资料评估症状评估:使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疼痛,张阿姨主诉空腹时疼痛2-3分(可耐受),餐后1-2小时升至4-5分(影响睡眠);腹胀程度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6分(“像揣了个气球,腰带都得松两扣”);反酸每日3-4次,以夜间平卧时明显,偶有胸骨后烧灼感。
饮食与生活习惯:早餐(6:00)常吃凉的包子、豆浆;午餐(13:00后)因摊点忙碌,常吃剩菜;晚餐(19:00)较丰盛,习惯“喝两口酒解乏”;每日饮水量约800ml(自述“喝水多了胃胀”);排便2-3日1次,质干硬(与膳食纤维摄入少有关)。
心理状态:SDS抑郁量表评42分(轻度抑郁),SAS焦虑量表评51分(轻度焦虑)。张阿姨坦言:“怕胃里的‘肠化生’变成癌,又怕花钱治不好,拖累儿子。”
客观资料评估体格检查:身高158cm,体重48kg(BMI=19.5,低于正常范围18.5-23.9);上腹部轻压痛(剑突下及脐上2指),无反跳痛;肠鸣音3次/分(正常4-5次/分),偏弱。
实验室指标:除前文提到的贫血、低胃蛋白酶原外,血清铁蛋白20ng/ml(正常值20-200ng/ml),提示缺铁性贫血(与胃黏膜萎缩导致铁吸收障碍有关)。
社会支持:儿子在外地工作,平时独自居住;女儿每周探望1次,但对胃病护理知识了解有限。
评估总结张阿姨的核心问题可概括为:胃黏膜损伤(Hp感染+长期刺激)→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营养摄入不足→症状反复→焦虑抑郁→生活习惯难以纠正→黏膜损伤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慢性疼痛(上腹痛):与胃黏膜炎症、Hp感染、胃酸刺激糜烂灶有关。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担心癌变风险、社会支持不足有关。基于评估结果,我们参照NANDA国际护理诊断标准,明确了以下4项主要护理诊断: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食欲减退、长期饮食不规律有关。知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