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甲午战争后,外国文学作品大量输入中国中国文坛大量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背景:当时中国封建士大夫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国势积弱,迫切需要富国强兵,而要达此目的,必须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翻译文学就是在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中兴起的。第29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梁启超提倡翻译文学最早提倡翻译文学的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家梁启超,他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报》,除刊载政治评议、时事新闻外,也刊登翻译小说一。严复、夏穗卿在1897年发表的《本馆附印说部缘起》中曾提出翻译外国小说的动议。1898年,梁启超发表了《译印政治小说序》,明确提出:特采外国名儒撰述,而有关切于中国时局者,次第译之。阐述了翻译外国小说的目的与意义。第30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9世纪后期,中国社会处于急遽变革之中,由于中国文化革新的需要和进步知识分子的提倡,翻译文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对中国新文化、新文学的建立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诚如郭沫若所说:无论哪个民族的文化,在变革时每有外来的潮流参加进来。外国的文化成为触媒,成为刺激,对于本国文化引起质变。(《再谈中苏文化交流》)中国于“五四”时期兴起的新文化、新文学运动,正是和在此前后翻译文学所起的触媒作用分不开的。第31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国翻译文学的三个阶段从19世纪末叶算起,翻译文学在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文学中的发展约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32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近代翻译文学时期很多学者提倡翻译文学,从事翻译工作梁启超早在1896年就发表《论译书》,提倡翻译的文章,接着又提倡翻译政治小说并亲自参加翻译实践;严复在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方面立下了丰功伟绩,并对翻译标准问题提出了创见;林纾翻译了英、法、德、俄、美、日、比利时、挪威、希腊等国小说170余部,1000多万字;其他如周桂笙、苏曼殊、伍光建等人在翻译文学上也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第33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875-1911年(光绪元年—辛亥革命,约40年),翻译小说达60多部,约占当时出版小说总数的2/3。(阿英的《晚清戏曲小说目》)第34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当时出版翻译文学作品的主要刊物1)《新小说》:1902年梁启超在东京创办;2)《绣像小说》:1903年商务印书馆创刊发行,李伯元主编;3)《月月小说》:1906年创刊发行,吴硏人、周桂笙合办;4)《小说林》:1907年创刊,黄摩西主编。第35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当时出现了许多优秀译著很多翻译家在工作中孜孜不倦,他们的优秀译著至今仍保持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当时和以后都发生过很大影响。严复译《天演论》林纾译《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述》,周桂笙译《新庵谐译》、《含冤花》,苏曼殊译拜论、雨果的作品,伍光建译《侠隐记》、《续侠隐记》等。很多人就是因为读了林纾等人的翻译小说,才接触到外国文学,对文学发生兴趣,走上了从事文学事业的道路。第36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为了社会改革的需要,配合思想启蒙,还翻译出版了教育小说、科幻小说和侦探小说等。此后翻译作品的文学性逐渐加强,不少名著得以翻译。希腊的《伊索寓言》;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印度的《婆罗海滨遁迹记》;日、美、法的作品等。第37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对这一时期翻译的评价中国早期的翻译家们,工作严肃认真,例如:严复翻译时常常“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林纾虽不懂外文,但对原作字句有欠完美之处努力加以润色、修饰,务使文笔优美,富有艺术性。他们的翻译作品,虽多用古文,但言行优美,引人入胜。不过,由于这时期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交流还处于近代史上的初期阶段,中国学人对外国文学状况所知甚微,加之对原作的选择有时不太审慎,在翻译作品时也有夹译夹作的现象,其功过自有定论,但这些早期翻译家们的首创之功是应该永远铭记的。第38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现代翻译文学时期“五四”以后,出现了许多文学社团:第39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新青年》与翻译《新青年》刊出过《易卜生专号》,该刊的编辑刘半农翻译了很多外国诗歌。第40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目录一、近代翻译文学(1897-1920)二、现代翻译文学(1921-1950)三、当代翻译文学(1951-197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