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尾叶桉与赤桉正反析因交配杂种F1代的遗传探秘与生理剖析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目的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自1890年引入我国后,在华南地区广泛种植,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等地,将桉树作为重要工业原料大规模种植,其中广东种植超过1600万亩,广西则超3000万亩,全国桉树的总面积已超过6000万亩。桉树人工林的营建,在经济层面解决了纸浆、木材等原料短缺问题;在生态层面,一定程度减轻了国家对天然林使用和保护的压力,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益;在社会层面,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丰厚报酬。
在华南桉树主栽区,尾叶桉、巨桉及其杂种无性系因速生性好、干形优美、适应性广泛,故而栽培面积最大。然而,该地区夏季季风和台风频发,这些桉树无性系面临巨大威胁,严重时保存率不到20%,致使木材产量大幅下降。选育抗风性良好的桉树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
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下文用U表示)生长速度快,干形通直,但其抗风性较弱。而赤桉(Eucalyptuscamaldulensis,下文用C表示)生长相对缓慢,却具有抗风性强、耐干旱和耐土壤贫瘠的特点。将速生性优良、干形好且适应性广泛的尾叶桉与抗风性和抗病性优良的赤桉进行杂交,有望选育出速生性好、干形优良、材质性状和抗风性优良的品种。本研究基于此,以9年生尾叶桉与赤桉正反析因交配设计的种间杂种F1代测定林为材料,并以相应亲本的自由授粉半同胞子代做对照,从多个方面展开深入探究,旨在揭示其遗传变异规律、杂种优势表现及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为桉树的育种工作提供全面且坚实的理论依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桉树杂交育种研究开展较早,对尾叶桉和赤桉的杂交也有一定探索,在杂种生长性状、材质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有研究表明某些杂交组合在生长速度和木材密度等方面表现出明显杂种优势。在对桉树抗风性的研究中,明确了一些与抗风相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如树干的韧性、根系的发达程度等。
国内相关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针对赤桉抗风性,尚秀华和谢耀坚等通过对赤桉家系进行抗风性测定,选出了一些抗风优良家系。徐建民、张勇等对赤桉抗风性与材性以及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赤桉纤维长度与木材基本密度等显著相关,纤维宽度与生长性状等显著相关。对于尾叶桉与赤桉杂交后代,刘望舒、徐建民等对其生长量、材性和抗风性进行调查分析,为桉树杂交育种抗风新品种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然而,当前研究仍存在不足,对于尾叶桉与赤桉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异规律,尤其是正反析因交配杂种F1代在多性状上的遗传效应分析还不够深入;在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研究方面,虽有一些关于光合特性等的初步探索,但从叶片形态、光合色素含量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与生长性状关系的研究较少。
1.3研究的创新点与实践意义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和内容的拓展上。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正反析因交配设计,全面分析父母本在不同交配方向下对杂种F1代各性状的遗传效应,相较于以往单一的杂交组合研究,能更深入地揭示遗传规律。在研究内容上,不仅从生长、形质、材质性状等方面探讨产量、品质的遗传变异规律与杂种优势表现,还从生理学角度,通过比较不同组合家系的叶片形态、光合色素含量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系,多维度揭示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桉树育种工作而言,明确尾叶桉与赤桉杂种F1代的遗传变异规律和杂种优势表现,有助于更精准地进行亲本选配和杂交子代选择,提高育种效率,培育出更优质、抗逆性更强的桉树品种。在林业生产中,这些研究成果可为木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林农选择合适的桉树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木材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同时,选育出的抗风性优良品种,能有效应对华南地区的台风威胁,提高桉树人工林的保存率,保障林业生态安全,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尾叶桉与赤桉正反析因交配原理及试验设计
2.1尾叶桉与赤桉的生物学特性
尾叶桉是桃金娘科桉属大乔木,树高可达45米。树皮呈深褐色,厚度约2厘米,表面有不规则的斜裂沟;嫩枝具有明显的棱。其幼态叶对生,形状为卵形,带有叶柄;成熟叶则为卵状披针形,质地厚革质,侧脉众多且清晰明显。尾叶桉喜光、喜湿,同时具备一定的耐旱和耐热能力,然而其畏寒,对低温环境十分敏感,多数情况下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最冷月温度不低于7-8℃。一般而言,它能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地区生长,若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其生长态势会更为良好。尾叶桉适生于酸性的红壤、黄壤以及土层深厚的冲积土,在土层深厚、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表现十分出色。它的主根发达,扎根深,但抗风力相对较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余单子作用下余模遗传性的深度剖析与案例研究.docx
- 猪胰腺弹性蛋白酶原于毕赤酵母的表达与纯化研究.docx
- 原油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技术:原理、方法与创新发展.docx
- 拓扑空间中与特殊性质P对偶的空间及αD-空间研究.docx
- 婴儿社会学习中的面孔种族与可靠性因素:泛化机制的深度解析.docx
- 中文手机短信语言模糊性的多维度语用剖析:现象、成因与功能.docx
- 木糖葡萄球菌干粉保护剂的优化及其对发酵香肠品质的影响研究.docx
- 手性二胺钌配合物:开启手性含氮环状化合物合成新路径.docx
- 鄂尔多斯高原灌丛化进程中植物水分利用特性的动态演变与生态适应.docx
- 多管火箭发射动力学中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ocx
- 齐墩果酸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优化与兔体内药动学特性研究.docx
- “桩”点科技:功率协调控制下的直流充电桩进化.docx
- 常压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与生成烃动力学的深度剖析.docx
- 延边地区周围性眩晕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深度剖析与洞察.docx
- 近场辐射下,GaSb电池与热光伏系统的性能密码.docx
- 探秘高自旋与高同位旋:原子核形变的多维解析.docx
- 从《理想国》剖析“哲学王”悖论:理性、正义与政治的纠葛.docx
- 郭嵩焘:于文献学领域的卓越建树与时代启迪.docx
- 基于SPADE框架剖析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分辨率依赖性:理论、实践与展望.docx
- 离子型骨架有机多孔材料:从结构解析到光催化与分离性能的深度探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