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社区精神护理治疗督导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社区精神护理治疗督导课件

01前言

前言作为一名在社区精神卫生岗位上摸爬滚打了12年的护理督导员,我常说:“社区精神护理不是‘管’病人,是‘陪’他们回家。”这里的“家”,既是物理意义上的住所,更是心理上的归属感——让被精神疾病困扰的居民重新融入社会,让家庭恢复应有的温度,让社区多一份包容与支持。

2023年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已达92.7%,但社区康复率不足40%。这组数据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无奈:患者症状控制了,却不敢出门;家属学会了喂药,却不懂如何沟通;社区能登记随访,却难提供持续的社会支持。2025年,随着“十四五”精神卫生规划深入推进,社区精神护理的核心已从“疾病管理”转向“全人康复”,而“治疗督导”正是其中的关键纽带——它需要我们既懂医学,又通心理;既会评估风险,更会搭建支持网络。

前言今天,我想用一个真实的案例,和大家聊聊社区精神护理治疗督导的全流程。这不是照本宣科的理论课,而是我蹲在张阿姨家客厅茶几旁、在社区活动室陪老周下棋时、凌晨接到家属求助电话时,总结出的“泥土里的经验”。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认识我们的“主角”——老周,58岁,退休电工,精神分裂症病史15年。2008年因“凭空闻声、怀疑同事下毒”首次住院,经奥氮平系统治疗后症状缓解,2010年出院。此后病情反复3次:2015年因自行减药出现被害妄想,2020年因妻子病逝独居后出现情感淡漠、社交退缩,2023年10月社区随访时,家属(儿子小周,32岁,程序员)反映老周“整天锁门拉窗帘,说‘窗外有人监视’,饭也不好好吃,药快一个月没碰了”。

2023年11月,我作为督导护士介入。初次家访时,老周家的防盗门开了条缝,老周隔着门喊“你们是骗子”,小周红着眼眶说:“我妈走后,他就不信任人了,我工作忙,只能周末回来,他连我都躲。”推门进去,客厅堆满外卖盒,窗帘拉得严严实实,老周缩在沙发角落,眼神警觉,指甲长到卷起来——这是典型的“社会功能衰退”表现。

病例介绍这个案例太典型了: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支持薄弱、用药依从性差、社区资源衔接断层。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社区精神护理的痛点,也照见了我们的突破口。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要解决问题,先得“把准脉”。社区精神护理评估不是填表格,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感受”。针对老周,我们从三方面展开:

生物-生理层面躯体状况:血压145/90mmHg(偏高),体重62kg(较半年前下降8kg),双手细微震颤(可能与长期未规范用药有关),自述“胃不舒服,吃不下饭”(需排查奥氮平断药后的戒断反应或躯体化症状)。

精神症状:PANSS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阳性症状18分(凭空闻声、被害妄想),阴性症状22分(情感淡漠、社交退缩),一般精神病理16分(总分56分,提示中度症状活跃)。

心理-社会层面认知功能:MMSE(简易智力状态检查)24分(临界正常),但存在“被害偏见”(坚信“社区随访是监控”)、“病耻感”(拒绝提及“精神病”三个字)。

社会支持:核心支持系统仅儿子小周,但小周因工作异地,每月仅能回家2-3次;社区层面,老周从未参与过康复活动(“怕被人议论”),邻居评价“这人怪,从不打招呼”。

治疗依从性评估用药史:近1个月自行停药(“药吃多了伤脑子”);既往服药依从性差(2015年、2020年复发均因减药);对药物认知错误(“症状好了就能停”)。

评估后,我在督导日志里写:“老周的问题不是单一的‘病情复发’,是‘疾病-心理-社会’三角失衡——疾病损伤了他的社会功能,社会排斥加重了心理创伤,心理创伤又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梳理出3个核心护理诊断(按优先级排序):

不依从治疗的风险(首要)依据:长期用药依从性差,存在“药物有害”认知偏差,家庭监督缺位。

社交功能障碍(关键)依据:PANSS阴性症状评分高,主动社交频率为0,社区参与度为0。

家庭支持系统薄弱(根本)依据:主要照顾者(儿子)异地,缺乏照护知识与技巧,家庭沟通模式僵化(小周曾说“我一劝他吃药,他就骂我”)。

这三个诊断环环相扣:不依从治疗导致症状反复,症状反复加重社交退缩,社交退缩又让家庭支持更无力。要打破循环,必须“多线作战”。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与措施我们和小周、社区医生开了个“三方会议”,老周躲在房间里,但门没锁——这是他的“默许”。最终制定了“1+3+6”目标(1个月短期、3个月中期、6个月长期),措施紧扣“督导”二字:不是“我来管你”,是“我们一起做”。

短期目标(1个月):建立治疗联盟,恢复规范用药

措施1: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