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关于消防四快拉动集合速度慢的检讨
尊敬的支队领导、全体战友:
我是城东消防救援站站长赵某,今天代表救援站全体人员,就近期“四快拉动”(快速响应、快速集结、快速出动、快速处置)中集合速度慢的问题,向支队作深刻检讨。2025年11月以来,支队共组织3次随机四快拉动(11月5日9时、11月12日14时、11月18日22时),我站规定集合时间为45秒(含着装、登车),但实际用时分别为1分12秒、1分25秒、1分38秒,每次均超时27秒以上,尤其11月18日夜间拉动,因集合延误导致“模拟火场初期控制”环节滞后,被支队通报批评。这种“慢半拍”的问题,不仅违背了消防“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战斗力”的原则,更可能在实战中因延误救援时机,造成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在此,我向支队领导诚恳道歉,也向因集合慢影响训练成效的战友们致歉,现将具体问题、根源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四快拉动集合速度慢的具体问题事实
消防四快拉动的核心是“以快制胜”,但近期我站在集合环节暴露出的问题,直接打破了“快速响应”的闭环,每一项失误都与实战要求严重脱节:
(一)装备准备滞后:定置管理混乱,寻找耗时久
消防装备是“第二生命”,规范摆放是快速集合的基础,但我站在装备管理上存在明显漏洞:一是个人防护装备(PPE)摆放无序,11月5日拉动时,消防员王浩的头盔未按规定放在战斗服衣帽架旁,而是随手放在床铺下,寻找时花费12秒;消防员李娜的空气呼吸器面罩未提前检查固定带,穿戴时发现带子松动,重新调整又耗时8秒,两人延误直接导致班级集合慢于其他班组;二是班用装备清点不及时,11月12日拉动前,二班班长李伟未按要求提前5分钟检查分水器、水带数量,集合时发现少1盘65mm水带,需返回器材库取用,延误全班登车时间15秒;三是夜间装备标识不清,11月18日夜间拉动时,器材库应急灯亮度不足,消防员张阳因“看不清装备架标签”,错拿成泡沫枪(需拿水枪),返回更换时又浪费10秒,进一步拖慢整体速度。
(二)人员响应迟缓:纪律意识松散,动作不熟练
集合速度慢的核心是“人”的响应问题,我站部分人员存在“思想松懈、动作拖沓”的情况:一是预警响应不及时,支队拉动信号为“三声警报+广播指令”,但11月5日拉动时,有3名消防员(王浩、张阳、刘敏)因“在宿舍玩手机未注意警报”,比其他人员晚5秒起身;二是着装动作不熟练,新入职消防员陈晨未掌握“战斗服快速穿戴法”(正确流程为“先穿裤子再穿上衣、同时扣腰带”),仍按“先上衣后裤子”的慢动作操作,单次着装耗时28秒,比熟练消防员多13秒;三是集合站位混乱,规定“各班按1-3班顺序在车库列队”,但11月12日拉动时,三班有2名消防员错站到二班队列,调整站位又花费6秒,导致整体登车秩序混乱。
(三)指令传达脱节:流程衔接不畅,协同效率低
四快拉动需“指令清晰、协同紧密”,但我站在指令传递与班组协同上存在明显短板:一是指令未直达末端,11月18日夜间拉动时,值班员仅通过广播喊“紧急集合”,未明确“此次拉动为‘居民楼火灾模拟’,需携带破拆工具”,导致部分班组未带破拆斧,需值班员补充指令后返回取用,延误8秒;二是班组协同缺失,规定“班长负责清点人数、副班长负责检查装备”,但11月5日拉动时,一班副班长因“只顾自己着装”,未协助班长清点人数,导致漏查1名未到人员,直到登车时才发现,返回寻找又浪费12秒;三是特殊情况应对不足,11月18日拉动时,消防员刘敏的战斗靴拉链突然卡住,身边无同事协助(规定“相邻人员需互帮互助”),其自行处理耗时15秒,无人接替其岗位,导致登车时少1人,需重新协调人员补位。
二、问题产生的根源剖析
深入反思集合速度慢的问题,表面是“装备乱、动作慢、指令差”,实则是我站在思想认识、制度执行、训练实效上存在根本性漏洞,具体根源如下:
(一)思想认识偏差:“实战意识”严重不足
部分人员存在“训练是训练、实战是实战”的错误观念,将四快拉动视为“应付检查”,而非“实战预演”:一是认为“平时慢一点没关系,实战时能快起来”,未意识到“慢习惯会固化为慢动作”,如王浩随意放头盔、陈晨不练快速着装,本质是对“消防救援‘差一秒就可能差一条命’”的认知不足;二是存在“侥幸心理”,觉得“支队不会频繁拉动”,放松日常要求,如李伟未提前检查装备、值班员未细化指令,都是“觉得不会出问题”的松懈心态导致;三是管理层带头轻视,我作为站长,未在日常训练中强调“速度的重要性”,甚至在11月10日的班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煤矿安全规程新旧修改条款对照学习课件.pptx
- 第一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后作业题— 高一化学上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ZY_T 001.8-1994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pdf
- 2024年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复赛)备考试题库(简答、案例分析题).docx VIP
- 押礼先生交礼时的讲话雅词集锦.docx VIP
- 佳能微单eos m3使用说明书-新.pdf VIP
-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首都师范)中国大学MOOC慕课 客观题答案.pdf VIP
-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品管圈PDCA参赛作品-血透中心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合格率医院品质管理案例(1).pptx
- 《东莞市普洱茶干仓仓贮技术规范》.doc VIP
文档评论(0)